一种信仰之譬喻。乃净土宗大德善导于观经疏中所说,谓道心之艰危。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之心。道心之危,如人行狭道中,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依此说而绘成图,谓二河白道图。[大智度论卷三十七、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散善义] p2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菩萨)Maitreya,...思想被所知所见所束缚,也就是执著于法,与法执同义。...巴利名 Tambapannīya。为部派佛教之一派。于印度部派佛教之分裂中,有关铜鍱部之名称与派属问题,于南传、北传论书...sisheng-liufan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 ...【同类】 p0611 瑜伽十五卷七页云:同类者:谓随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分相似。此复五种。一、相状相似...(经名)弥勒大成佛经一卷,秦罗什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人名。弥勒下生...(术语)遍界悉集会也。九条锡杖文曰:恭敬供养三尊界会。...(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日本佛教建筑用语。日本之神社、佛寺等处,除本殿、本堂外,尚有奥院为开山祖师之灵堂,多建于岩窟等幽邃之处。 p5...唐朝法照依准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之音声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时人视之为善导之后身,而美称为五会法师。(参阅“五会...指玄奘三藏。玄奘在印度时,彼土之小乘众尊称其为解脱天。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大五○·二四八上):“诸众欢喜,...(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智慧,认不清这个事是真事、是假事,是好事、是坏事。你当着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唯除五逆...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风好,就想到云居山来。那时候交通不便,得走。走到山底下,晚...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宁静更为享受。 2、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心...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的修学很杂乱,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没什么太多章法...
二河白道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果二义 | 下篇:二法 |
(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
每怛里
法缚
铜鍱部
四圣六凡
同类
弥勒本经
界会
三千年一现
奥院
五会法师
解脱天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梦参老和尚:心经上的第一个字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67条忠言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