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坛阿阇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云何微薄寂静苦?谓诸有学。...(1320~1376)高丽禅僧。岭南宁海村人,俗姓牙。原名元慧,号懒翁,世称懒翁慧勤。所居之室,称为江月轩。二十岁,...(术语)句者住处之义。一切智句者,佛之住处也。大日经六曰:于彼恒勤修求一切智句。义释十四曰:句是住处义,一切...【作用道理】 p0686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作用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得诸法;或能成办;或复生已,作诸业...(605~706)唐代禅僧。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长八尺,尨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博学多闻...(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经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及玄奘译之如...【昙摩流支】 此云法希,亦曰法乐。南印度人。偏以律藏传名,弘道为务,感物而动,游魏洛阳。...(杂语)斥无用人之言。其身体祇盛饭食之袋囊而已。无门关十五则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天中记三十九曰:江...即吟咏;或指可供吟咏之韵文体诗、歌。吟咏之时,拉长声音来吟唱,其曲调如鸟、兽、虫等之鸣声,细而长,闻之有悲凄...(名数)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三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唎支大仙,五钵利拏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龙藏本)...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 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广大,确实如此,更有甚者的祖师,不但能够度化一般的民众,甚...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在开阔的热带稀树草原和沙漠地带,时常可见几十只两米多高的大...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开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开题供养 | 下篇:开觉 |
(术语)固执不正之见解曰邪执。地藏十轮经五曰:远离一切邪执恶见。起信论曰:对治邪执。同义记下末曰:一切邪执皆...
微薄寂静苦
慧勤
一切智句
作用道理
神秀
无所有
王法经
昙摩流支
饭袋子
吟
六十八大仙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佛的无奈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