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句者住处之义。一切智句者,佛之住处也。大日经六曰:“于彼恒勤修求一切智句。”义释十四曰:“句是住处义,一切智之住处,即是佛住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术语)梵语啰哦Bāga,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术语)四明尊者所立两重之能所也。...【屈眴】 此云大细布。缉木緜华心织成,其色青黑,即达磨所传袈裟。(眴音舜)。...【本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以此识是万法的根本,故曰本识。...(杂名)此天宫有二类乐神:一云紧那罗,常奏法乐。二云乾达婆,常奏俗乐。即八部众中之二也。...【色差别多种】 p0570 瑜伽三卷十一页云: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或立三种。谓...【自作供养】 p0600 瑜伽四十四卷二页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欲设供养;唯自手作,不使奴婢作使朋...指僧侣必备之五种条件。即:福、戒、博闻、辩才、深智。此五者具足则道业精进,未具足则流于凝滞。[释氏要览卷中罗...即万有皆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无差别。四法界之一。为华严宗修入无尽法界,依次有四种观门,理法界次于事法界,为第...指宋代等级最高之寺院,国家予以特殊之待遇。此等寺院之住持由宣敕任命,其等级高于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于各宗...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嘉兴藏流通本)...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禅师回答:「你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呢?」那和尚又问...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是过时了?现在是什么时代呀,男女平等。佛陀还在说女人身中有...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
于七情,医家、佛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介绍,对于中医学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下面我们...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读诵净土五经;要观想,就观想忆念极...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
一切智句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切皆成 | 下篇:一切佛会 |
(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
缚
贪
四明两重能所
屈眴
本识
帝释宫音乐
色差别多种
自作供养
五备
理法界
敕差住持院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