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僧侣必备之五种条件。即:福、戒、博闻、辩才、深智。此五者具足则道业精进,未具足则流于凝滞。[释氏要览卷中罗什答远法师书] p11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所依】 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名义二法更互为客】 p0590 显扬十六卷五页云: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杂名)Tāmrapattra,译曰藿叶香,亦铜叶。名义集三曰:多此云性,阿摩罗此云无垢,跋陀罗此云贤,或云藿叶香,或...【不违越】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违越者:谓于一切所学众中,无毁犯故;不弃舍故。...佛堂内之用具。置于礼盘两侧之长方形桌,一般以密教较常安置此类胁桌。行者右方之胁桌通常放置敲鸣之法器,左方之胁...【灭真是灭】 p121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谓正开示卽上所说爱、后有爱、喜...又名生佛一体,或生佛不二,意谓众生与佛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一)七处善之略称。(参阅“七处善”106) (二)佛所说大小乘经典具有七善。此大小乘经论之解略异。(一)据成实论三善...【意识助伴】 p1208 瑜伽一卷十页云: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四十观音之一。又作宝经观音。其形像,右手置胸前,上持智印出生般若理趣经,左手结拳印。其真言为:唵(oj)缚日罗...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与信愿正好是成正比例的,他信得深才...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读诵圣贤经典。 意为精明算计,不如老实积德行善。 害人谋取...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慢慢地好像没有信心了。请问如何生起真实的不会退失...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护法,叫做须达长者,他生前就证得初果,具备了四不坏信,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不移的...
五备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顶 | 下篇:五惑 |
梵名 Bhadra。又称拔达喇、耽没罗跋陀。意译作贤。为十六罗汉之第六位。据传此罗汉与其眷属九百阿罗汉共住于耽没罗...
有所依
万僧会
名义二法更互为客
多阿摩罗跋陀罗
不违越
胁桌
灭真是灭
生佛一如
七善
意识助伴
般若观自在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人生十不如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免除死刑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