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梵语 pratyaveksanā-jāna。为显教四智之一,密教五智之一。即巧妙观察诸法而自在说法之智,乃转第六意识所得者。...【有情缘起】 p0544 俱舍论九卷十二页云:契经何故唯说有情?颂曰: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论曰:为三际中,...【九种心住由六力成办】 p0096 瑜伽三十卷十页云: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无明与福不动行为缘】 p109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彼由如是无有...(地名)释尊苦行之地。优楼频螺村也。...(术语)真言所立十住心之第三。修十善行求天道果之住心也。天上之果报虽胜,然比之佛果,则为劣朦,故曰婴童,而离...指密教金刚界曼荼罗金刚轮内四供养之西、北二供养菩萨。即金刚歌、金刚舞二菩萨,合称歌舞人。秘藏宝钥卷上(大七七...又称害为正法论。外道十六宗之一。执着以咒术娆害生命而能生天之外道。法苑义林章卷一谓,诸婆罗门欲食肉,妄起此论...亦名:新戒比丘必令诵戒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五分,新受戒者,必令诵戒。恐心退者,未可亦得。”资持记释云:“...指四善根位中暖位的圣人,因此位的圣人得明得定,故名。...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之为安身立命之处以外,并且不少专修净土的居士,常年住在山上...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十方尼众的道场,未落发时不知出家事多,...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
万僧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万善同归集 | 下篇:万缘俱绝 |
【四种非菩萨仪恶意现行】 p0467 瑜伽七十九卷十一页云:复次菩萨有四种非菩萨仪恶意现行。一者、于大师所,生不信...
三世三千佛
妙观察智
有情缘起
九种心住由六力成办
无明与福不动行为缘
苦行林
婴童无畏心
歌舞人
害为正法宗
新受戒比丘必令诵戒
明得萨埵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