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畜之粪尿所成之药。又作黄龙汤、大黄汤、黄汤。为陈弃药之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五四·二二五上):“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堈盛瓮贮,号曰龙汤。”[南山羯磨疏卷三下](参阅“陈弃药”4823) p63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指僧堂正前明楼左右之空处。为采光通风之便,而于堂前与外堂间所建之楼,称为明楼。[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参阅“明...即厌苦求乐。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中):“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往生要集卷上本载(大八四·三三上):...亦名:结受戒小界法并解、受戒小界结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解受戒小界者,僧取六和,不宜乖异。既不许受...(术语)佛成道后十二年间,说阿含经,谓之有相教。此因阿含经以诸法实有之理为本故也。见华严经疏一,三藏法数十。...【自性增益】 p0598 瑜伽八十卷三页云:何等名为自性增益?谓差别增益为所依止,由诸愚夫遍计所执所有言说自性...梵名 Try-asvabhāva-prakarana。凡二卷。陈·真谛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梵语 sad visayāh。指六根所取之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鼻根】 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术语)二种缚之一。利养缚身,使不得自在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咱们怎么看待咱们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观一观。怎么看待我们自己?咱们善根成熟没有?大家说:老法师你开玩笑,我们...
省庵大师悲心切切,劝勉我们去去莫愁途路远。去去,就是赶紧去啊,赶紧离开这个地方,赶紧前往自己的故乡啊!但是一...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树木花草吗?同样,没有十善业道,也不会有禅定、解脱,或者往...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地放下。因为,你越攀缘...
龙汤
【佛光大辞典】
上篇:龙尊 | 下篇:龙舒净土文 |
(术语)俱舍论有六因,成实论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如善恶业为苦乐报之因,即六因中之异熟因也...
结跏趺坐
明堂
厌求
摄僧三小界受戒小界结法并解
有相教
自性增益
三无性论
六境
鼻根
精真
利养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培养我们的善根让它成熟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