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凡夫和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p1047...(譬喻)法华经火宅喻中,宅内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也。以譬厌生死而愿求佛道。...南朝刘宋永初元年至三年(420~422)在位之皇帝。名裕。据沙门法称之预言,帝乃受嵩山神之召示而为天子,慧义复确认...(一)又称俱有法、俱有。即指同时存在之法。俱舍论卷六(大二九·三○中):“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梵名 Jyestha,巴利名 Jettha。又作誓瑟吒、[口*尔]瑟吒、际瑟吒。意译孟夏。为印度历第三月之名称,相当于我国阴历...云何修所断?几是修所断?为何义故观修所断耶?谓得见道后,见所断相违诸有漏法,是修所断义。见所断相违者,谓除分...(术语)一切万法即就于心而不离也。法华玄义四曰:上来圆行不可远求,即心而是,(中略)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即欲界、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三种,无色界亦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无漏业三种,总计九种业。作业...佛告比丘,当以十一想思念如来。十一想即:(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指自利行、利他行二种。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一)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利行。(二)四摄、四无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于一旁, 由于身材过于肥胖,短短的路程就满身大汗且气喘如牛...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
我常讲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首先要有信仰。一个人要有真正的信仰,真诚的信仰。信仰是自己的事,不是做给人看的。要...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对治法,火烧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
一个素食主义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锐的头脑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康。 我从未喜欢过动物类的食物和用品。所以对于我来说...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事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阎...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宁息。看看当下的情况发现真实不虚。当今时代众生的怪病越来越...
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这些大弟子们通称叫做长老。这个长老是贯穿下面十六个弟子。...
鼻根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鼻根】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鼻界。此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识是依于鼻根,缘于香境,发生其了别认识的作用。《百法纂释》曰:‘三鼻根者,能嗅之义,梵语伽罗尼羯罗拏,此云能嗅,以能嗅香臭故,今不言能嗅,而翻为鼻者,体用兼之,依唐言也。’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鼻根,谓以香为境,净色为性。谓于鼻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鼻识得生,无即不生。’
上篇:漏无漏三业 | 下篇:鼻识 |
梵名 Suvarna-gotra,巴利名 Suvannagotta。意译为金氏国。大唐西域记卷四(大五一·八九二下):“大雪山中有苏伐...
凡圣同居士
五十八戒
求车
刘宋武帝
共有法
逝瑟吒
修所断
即心
九业
十一想
二种利行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波斯匿王减肥记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杨岐灯盏,宝寿生姜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吃素50多年的心脏外科医生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