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由缘所生之果分,即缘生法。为“缘起”之对称。狭义之说,缘起指因法而言,缘生指果法而言,实则,缘生、缘起同义。就十二因缘言,以“无明”为缘而生之“行”为缘已生;以此“行”为缘所生之“识”,亦为缘已生。乃至以“生”为缘所生相续不断之“老死”,皆为缘已生。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载,尊者望满对缘起与缘已生有四句分别:(一)是缘起而非缘已生之法,即未来法。(二)是缘已生而非缘起之法,即过去、现在阿罗汉之最后五蕴。(三)是缘起亦是缘已生之法,即除过去、现在阿罗汉之最后五蕴外,其余之过去、现在之法。(四)非缘起亦非缘已生之法,即指无为法。(参阅“缘起”6126) p61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灭有对想】 p1213 集异门论十七卷八页云:灭有对想者:谓灭四识身相应想。...(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术语)玄妙之道路。谓真理也。阿毗达磨心论慧远序曰:于三观则观玄路之可游。不应拜俗等事五谢祐书曰:凝心玄路,...亦名:新衣戒制意 子题:圣道幢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新衣戒六十。凡坏色染衣,道服标式,内遣着情,外...(1201~1261)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浙江黄岩松山人,俗姓徐。号松山子、断桥。十八岁于永嘉广慈院出家,游历四方,...【二种涅槃】 即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智顗所作之净名(维摩)玄义...(杂名)云游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脚僧。...【作证】 p0686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作证者:谓于彼果涅槃。...(术语)戒律之清净譬以海也。止观二下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同辅行曰:律云:譬如彼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物名)又名贤瓶,善瓶,吉祥瓶,如意瓶等。人若祈天神而感得此瓶,则所须如意自瓶中出云。智度论十三曰:持戒之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嘉兴藏流通本)...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能让行者开悟? 惠空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我常常讲一个...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的因缘也遵循着无常的规律。修...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些朋友聊到念佛的事,说起念佛感应,人们往往觉得难以置信。我...
缘已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缘力 | 下篇:缘中 |
佛道之根芽。与“道元”、“佛缘”同义。以过去世所发之菩提心为缘,至今世而得开发宿善,称为道根。憬兴之无量寿经...
灭有对想
闲居
玄路
着新衣戒制意
妙伦
二种涅槃
四教义
游方僧
作证
戒海
德瓶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如何去报佛恩?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我愿意改变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