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智顗所作之净名(维摩)玄义前半部分为四教义六卷、四悉檀义二卷(缺)、三观义二卷等三部分,四教义即其中之一,而别为刊行者。内容包括:释四教名、辨所诠、明四门入理、明判位不同、明权实、约观心、通经论等七科,分别阐释藏、通、别、圆等四教之名与教义,且从各种观点来解说四教之异同。亦即依四教以论述佛陀一代教化之大纲。注释书有:四教义私记一卷(证真)、四教义资持记十二卷(皎空)、四教义笺录一卷(本纯)等。[法华文句记卷一中、维摩经玄疏卷三、大唐内典录卷十] p17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华严经把佛土分为国土海与世界海二种。(一)国土海,指不可思议之佛刹,即佛果自体所居之依报,为圆融自在而无法形容...全一卷。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又作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会诸佛前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作大中东山寺、五祖寺。位于湖北黄梅县东北之五祖山(又称冯茂山、东山)。为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所开创,唐宣宗敕名...为“言诠中道”之对称。法相宗立二重中道之说,其中,就言诠而论中道之旨者,称为言诠中道,亦即于世俗门中论法之或...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术语)于顺逆诸法得自在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于诸法中逆顺自在。...与“安受苦忍”同为菩萨所修二种忍之一。观察一切法不生不灭之深理,而安然忍可,其心寂静不动,称为观察法忍。[菩...(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无量寿经之异译有称大阿弥陀经者,故用以为别。...为阿弥陀佛之尊称。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因于“因位”时曾发四十八誓愿,故称四十八体十二光佛。十二光...(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八位之尊。密号曰摧障金刚。四缘觉之一。又曰圆轮辐辟支佛。轮辐者,观十二因缘之轮...(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悲心有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 文昌帝君...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位名叫摩诃离的贵族来到讲堂中,恭敬地顶礼世尊后,退坐在一旁...
四教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教四门 | 下篇:四教证据 |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