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āramit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 p15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修法)大日经疏四曰:凡造曼荼罗,于七日内须毕。陀罗尼集经十二曰:七日夜,法事总了。...【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 p0231 瑜伽十三卷十一页云:云何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谓如有一,先已...(一)利益、增进、好处之意。(参阅“利益”2809) (二)悉昙字 (i)。又作缢、伊、壹。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梵名 Sijhapura。位于北印度之古国。大唐西域记卷三载,僧诃补罗国周三千五、六百里,西临信度河(印度河)。此国之...(人名)Kosala,波斯匿之别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波斯匿高萨罗王。易土集六曰:高萨罗者,应憍萨罗转声。波斯匿...【苾刍律仪六不应授】 p0875 瑜伽五十三卷九页云:问:由几因缘,虽乐欲受苾刍律仪;而不应授?答:苾刍律仪、...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 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地名)百丈山之别名。碧岩二十六则曰: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独坐大雄峰。...密教以东方阿閦如来之位为发菩提心之“因位”,依东、南、西、北、中之顺序,配上五佛,表示修行之方向与阶段。为“...梵语 ābhidhārmika 或 ābhidharmika。意译作论师。指博通论藏,又擅长论议者。世尊亦尝被称为论师。古来以法救、...(寺名)唐代州五台山之别峰有清凉寺,华严之澄观住之。...(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夜睡醒,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需及时补充能量与营养...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常是在黑暗的地狱,南方是有光亮...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往生的却寥寥无几呢?其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大安法师答: 首先...
出离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出曜经 | 下篇:出离生死 |
(名数)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也。...
七日作坛法
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
益
僧诃补罗国
高萨罗王
苾刍律仪六不应授
五重唯识
大雄峰
东因发心
阿毗昙师
清凉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