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唐代僧。天水(甘肃秦州西南)人,远祖因官迁至新平(陕西邠州),故亦为豳国公刘人,俗姓赵。本名子立,高宗敕名慧立,又称惠立。生而聪敏,有弃俗之志,贞观三年(629)十五岁,出家于豳州昭仁寺。博考儒释,敕任大慈恩寺翻经大德,次补西明寺都维那,后授太原寺主。以师博学妙辩,直词正色,高宗频召入大内,与道士对论,甚合帝旨。师见尚医奉御吕才,妄造释因明图注三卷,排斥诸师之正义,乃致书责之,吕才从此销声匿迹。又仰赞玄奘三藏之行仪,遂为之修传,即大慈恩寺三藏传五卷,然师因恐修补不全,遗其诸美,遂藏之地窖不予人观。至临命终,始命门徒掘出。此书后流离分散,武后垂拱四年(688),乃由沙门彦悰搜购、排列、补校、笺述续成,今流传之三藏法师传十卷即依此修正而成。寂年、世寿皆不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开元释教录卷九、宋高僧传卷十七、六学僧传卷十六] p60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即汤灌。尸体入棺之前,以温水沐浴,使之清净,称为浴亡。丛林中,每有病僧入寂,多行此仪式。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四因起四颠倒】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四颠倒。颂曰:相似相续转,对治妄分别,惯习,总取故...(经名)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一)梵语 mahāpurusa,巴利语 mahāpurisa。对佛之尊称之一。与“无上士”同义,意即最胜之士夫。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人名)隋玄景,二十七出家,以禅道融内外,巧于讲导。大业二年六月寂。续高僧传十七(玄景传)曰:每震法鼓动即千...【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p1199 显扬五卷七页云:由差别故者:略有十五种极微。谓眼等根极微、有五种;色等境极微、有...【二业】 指引业与满业。依《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名引业与别业。六趣各有总、别二报,如人趣中,所有的...(术语)八智,十六心之一、观上二界之道谛而得之智也。以类法智,故谓为类。唯识宗以为见道之智。俱舍宗以之属于修...【缚】 p1386 瑜伽八卷六页云: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又约不随所欲义故;说...(术语)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弥漫在虚空法界的光明、愿力,就...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因此你对社会上一般没信三宝,或信而不恳切,闻到、听到对这一...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百年,正法就是有教,有修,有证。在佛那时代,无论出家还是在...天凉了,不少人表现出怕冷畏寒的现象,其实大多是因为气血不调而产生的人体非正常体征,除了药物治疗外,实际上如果...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来,我们由于贪欲才投到这个欲界。尤其...
慧立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慧生 | 下篇:慧休 |
(术语)古昔婆罗门种专奉之教法也。中有种种别派,而大要以梵王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大日经疏二曰:于彼部类中,...
不悭贪戒
浴亡
四因起四颠倒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士
玄景
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二业
道类智
缚
戒律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这时显现出来才叫真正业障重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九种极好的补气补血食物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