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八智,十六心之一、观上二界之道谛而得之智也。以类法智,故谓为类。唯识宗以为见道之智。俱舍宗以之属于修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宋代晁迥(明道)着。乃有关佛教教理之随笔集。原名为“道院集”,有十五卷,至元祐年中(1086~1093)王古...(名数)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三、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赞一...【识住因缘寂止】 p1437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若聪慧者,于诸色爱,乃至行爱,所摄贪缠,能永断离。于烦恼分所摄发...(人名)婆罗门子,字均提Kunti,七岁时,父母与舍利弗使出家。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渐为说法使得阿罗汉。均提既得道...(经名)佛说阎罗王五天使经,一卷。宋慧简译。说世间生,老,病,死,刑罚,是阎罗王五天使之旨者。...佛陀之弟子。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其后则广指信仰佛陀之教法...诸佛成佛之后,法身永住常寂光境,原自无为,但是为了大悲心切,势须摄土度生,以完成大愿。摄土度生的形式有两种:...亦名:八关斋戒、八支斋 子题:八斋、关斋、斋体、戒义、斋义有二、关义、斋以过中不食为体、过中不食为斋体 羯磨疏...【四静虑支总有十八】 p0464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三页云:四静虑支,总有十八。谓初静虑,有五支。一、寻,二、伺,三...【有制立及无制立】 p0555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诸佛世尊,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建立为犯;名有制立,与...(术语)弘经三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体本真,无欠无余,清净光明,不从他得,皆自本有。惟在你们不...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们不想让它发生,但它还是发生了。如何面对无...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得越来越炽烈,每一只鹿都感受到内心那种干渴的焦灼如火焰般在...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 二、等流果。领受等流果谓出...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宿昔罪障今悉消灭,故得超度。 问: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凡,只见吃的用的东西,无奇不有,琳琅满目。佛陀也带领着比丘...
道类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邃 | 下篇:道体 |
(名数)佛说医经所说。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忧愁,四疲极,五淫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忍呼...
道院集要
五部九卷
识住因缘寂止
均提沙弥
阎罗王五天使经
佛弟子
摄土度生
八戒
四静虑支总有十八
有制立及无制立
柔和忍辱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渴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