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起四颠倒。颂曰:相似相续转,对治妄分别,惯习,总取故;起四种颠倒。论曰:以见相似相续转故;起于常倒。对治分别故;起于乐倒。妄分别乐为苦对治故。由惯习故,起于净倒。由总执故,起于我倒。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一)巴利语 mahaggata-samādhi。对于欲界之小定而言,色界、无色界之有漏善根本定称为大定。[清净道论三] (二)(...(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舍置记】 p0972 如四种记中说。 二解 如四种问记中说。 三解 大毗婆沙论十五巻十五页云:云何应舍置记问?此问应...贤劫中住劫二十小劫,现在之世,时当第九小劫。有四佛出世,即: 一、当减劫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 二、...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术语)世界为微尘之集合者。故称世界为一合相。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亦名:十种衣体 子题:憍施耶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衣有十种,长衣者,长如来八指,若广四指是。”(含注戒本卷...(一)有多种含义:(一)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着...又称咒、神咒、密咒、禁咒。能显神验御龙缚鬼之语,与印度之陀罗尼类似,故可视之为同义语。例如大悲咒又可称为大悲...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告诉大家,没有一件事情会莫名其妙在我们生...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我们阎浮提众生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的一个心路历程,他的比喻有...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
四因起四颠倒
【法相辞典】
【四因起四颠倒】 p0458
上篇:四因起念忘失 | 下篇:四因恭敬听法 |
(术语)超常格也。非寻常者。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
旧城喻经
大定
非思量底
舍置记
第九小劫
灭尽定
恶触
一合相
衣体
无心
真言密语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找小鸟当证人

水火二河白道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