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为经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杂语)Tvam,又作悉怛缚,怛缚也。译曰汝。见梵语杂名。...系表示华严宗缘起说特色之用语。华严宗之十门中随取一门,即具十门,而以“十”之数表示无穷无尽而圆满无碍之法界,...七大之一。见大,为眼根之见性。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与之相同,亦周遍于法界,故称为见大。[首楞严经卷三、大明三...子题:灭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不忏举者,然罪无定性,从缘而生;理应悔除,应本清净。而今破戒见四法,犯不...行事钞·头陀行仪篇:“论云,乐不处覆地,有十利。所谓无有房舍、卧具、所爱、受用疲苦;及随四依法,易得无过,复...禅林用语。又作举古。举,举唱之意;则,指本则、公案。首座于法战时,读唱本则,称为举则。(参阅“法战”3425) ...亦名:破安居有二、破夏 济缘记·释安居篇:“安居法明破有二:一、离本处,二、须经宿。”(业疏记卷二○·一四·...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称为“一本”;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戒本疏·十三僧残法:“五缘成犯:一、身自不能离恶,二、贤达以法劝喻,三、拒劝反陵于人,四、众僧以法晓诲,五、...(术语)惑毒垢净心,故云垢,以结成生死之苦果,故云结。皆烦恼之异名。释名归敬仪中曰:痴慢为本,故增垢结。...(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对父母来说,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过向善,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实在了不起。可是至今还活动...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错过了住宿的旅店,不得已就在路旁一家花店借住一宿。花店里面...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一个公案: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当知祸福无虚,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祸之与福本来我们自造自受,无可代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世界上的人...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回光返照,不...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
旧城喻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旧俱舍 | 下篇:旧华严 |
理体、理性,亦即万有永恒不变的真心实体。...
钵罗笈菩提
怛缚
重重无尽
见大
不忏举羯磨
树下坐十利
举则
安居法明破有二
一本十支
恶性拒僧违谏戒犯缘
垢结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香花与臭鱼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祸与福来自我们的自造自受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