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6~1674)清初临济宗僧。广东潮阳人,俗姓林。字木陈,号山翁、梦隐。始修儒学,仕宦后,读佛典,遂依庐山开先寺若昧智明剃发。后以父母执意,还俗成婚,举一子,二十七岁再度剃发,从憨山德清受具足戒。游诸方,于四明山天童寺嗣密云圆悟之法,崇祯十五年(1642)圆悟示寂,师乃继之主天童寺。顺治三年(1646)退居慈溪五磊山,不久移住广润寺,十四年复返天童寺。十六年,世祖召师说法,赐号“弘觉禅师”。晚年隐栖于会稽化鹿山。康熙十三年示寂,世寿七十九。嗣法者为天岳本画。著有弘觉忞禅师语录二十卷,入于清朝之龙藏。此外另有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六卷、奏对录、山翁忞禅师随年自谱、诗文集等。其中,北游集一书被清世宗视为不敬乖谬之书而销毁;随年自谱则收载于新加坡马来亚大学东方学报一之一。[天童寺续志、澉水志卷六、湖州府志卷九十一、宗统编年卷三十二] p56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依止六处色蕴转】 p0771 瑜伽五十四卷七页云:谓依止六处色蕴转。一、建立处,二、覆藏处,三、资具处,四、...(名数)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也。一、志...【缘起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 p1306 瑜伽三十一卷二页云:又于此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二种果者:一、自体果,二...指法会圆满日。即法会期满,众人散去之意。为“启建”之对称。幻住清规圣节满散疏(卍续一一一·四八九下):“启建...(术语)梵语优婆塞Upāsaka,译曰信士,又曰清信士。受三归五戒得清净信心之男子也。...(术语)心起妄想,种种度量外境谓之心量。是凡夫之心量也。如来真证之心量,离一切之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是也。楞伽...【五种有】 p0256 大毗婆沙论九卷六页云:有说五种。一、名有。谓龟毛,兔角,空花鬘等。二、实有。谓一切法,各住...亦名:库藏界结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库藏者,僧物须重,不容妄置。故须委处,商可和忍。”济缘记释云:“谓...摩诃止观云四种三昧: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当不调...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习修】 p1025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习修?谓如有一,卽于彼彼无常等诸善想,作意思惟。或于善法,由习修故;...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以及《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那么,初入...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的回答总是:想追求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到底在哪儿呢?是...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的...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脉,后因病苦舍禅归净,临终预知...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叹: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贪着心,法爱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是自己的法门最殊...
道忞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 | 下篇:道旻 |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依止六处色蕴转
十六大力
缘起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
满散
清信士
心量
五种有
结库藏法
四种三昧
十六使
习修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血肉施蚁的乌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