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1114)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兴化(福建)仙游人,俗姓蔡。世称古佛。从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参学诸方,于沩山慕喆处依止最久。晚年,师事泐潭应干,嗣其法。后于灌溪宏法,教导众生。赐号“圆机禅师”。政和四年示寂,世寿六十八。[五灯会元卷十八、大明高僧传卷七] p56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众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众疲倦而还,遂方便于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912~985)日本天台宗僧。近汀(滋贺县)人。十八岁于比睿山出家,从喜庆、满贺、觉慧诸师受显密之业。尝于兴福寺...【不动坏业】 p0328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不动坏业者:卽是坚牢胜意乐故。不以有情、行邪行故;动坏菩萨利益安乐...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为害智慧,故喻之为贼。...梵名 Dvāda?amukha-?āstra。全一卷。龙树着,鸠摩罗什(344~413)于弘始十一年(409)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指佛教之在家信众,于世俗生活中所从事之信仰活动。于印度,自佛陀住世以来,佛教徒中,除比丘、比丘尼之出家教团外...(术语)五戒之一。淫欲之邪行也。见俱舍论十六。...(一)佛在世时之名医耆婆之异称。(参阅“耆婆”4286) (二)为西晋时代之咒法僧。天竺人。于晋惠帝末年,抵达洛阳,...(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密宗修法中,以释迦如来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此类图像,诸经所载各有不同。据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所载,释迦师...(流派)Bhadrayāṇikāḥ,译曰贤胄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饰宗记一本。...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放心、专心、粗心、细心、忘心、记心、好心、救心、强心、富心...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以从三方面来检查自己。 【大】:什么叫大呢?就是绝待圆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
在一个村庄里,一位年轻的村妇和她的婆婆关系非常不好。她觉得婆婆一直都和她作对,处处为难她。她心里总是想着如何...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纯情即堕,情多想少要堕入三恶道,而人道则是处在情想均等的...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但却生起病来。身上首先长满小疔,然后变成大的伤口,后来这...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通,上不了学。我念佛、念《地藏经》、念《大悲咒》、参加佛七...
道旻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忞 | 下篇:道亮 |
Zhaochengzang 1933年首次在山西赵城县霍山广胜寺发现。该藏系金代民间劝募,在山西解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西南...
三百由旬
良源
不动坏业
结贼
十二门论
居士佛教
欲邪行
耆域
四念处观
释迦曼荼罗
跋陀罗耶尼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三方面检查自己是否有进步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让爱生爱--婆媳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