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县)人。初随元兴寺智凤学唯识。学德高深,天智天皇赐以冈本宫,遂建立龙盖寺(冈寺),并任僧正之职。门人极众,以玄昉、行基、宣教、良敏、行达、降尊、良辨等七人称七上足,奈良佛教隆盛之基础乃由师所奠定。神龟五年示寂,世寿不详。[续日本纪卷十、扶桑略记卷五、僧纲补任卷一] p557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外形而心谓之内。正法念处经一曰: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行事钞下四曰:内心无道,外仪无法。...【世间智】 p0509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世间智?谓于麁品所有杂染,能为止息对治。于中品者,能为制伏对治。云何...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言不定者,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涅槃为上首】 p0932 瑜伽二十卷三页云:云何涅槃为上首?谓如来弟子、依生圆满转时,如先所说相、而听闻正法...(术语)一向修禅而无正闻慧之比丘,所谓暗禅师是。如善星比丘,得第四禅定谓证涅槃,及其后退失四禅,拨无涅槃之法...(术语)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又作眼见家。“识见家”之相对语。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说者。相当于小乘说一切有部等。古谓五识依五根各缘自境时,眼...【离虚诳语】 p1426 法蕴足论一卷十六页云:言虚诳者,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虚诳语者:以贪瞋痴...【共中不共业】 四变句之一。共中不共业者,如山河、大地的共变中,私人的田宅为个人独享,不与他人共用者,曰共中...(杂语)以耳闻法,遂得解脱。耳为解脱之门,故曰解脱耳。思益经二曰:眼是解脱门,耳鼻舌身意是解脱门。此土众生特...(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其故何哉。良由宿世杀生食肉之业所结,现生自私...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言不断。该如何化解,改变人心? 人事升迁可由三方面来谈。首...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放出一种异香,不是你烧的香这里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是念...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 我们一般...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转轮圣王,深受人民爱戴,在他的领导下,国力蒸...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后,总是不胜懊悔。请问老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历代祖师大德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求生净土的愿文。兹选录六种广为流行且理事精当详略的愿文,俾...
义渊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义寂 | 下篇:义净 |
(一)梵语 khādanīya。音译作珂但尼、佉陀尼、佉阇尼。意译为嚼食。即需要经过咀嚼而后吞食之硬食。据有部毗奈耶卷...
内心
世间智
四不定
涅槃为上首
无闻比丘
弘经三轨
根见家
离虚诳语
共中不共业
解脱耳
佛印三昧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对治烦恼有两种选择
什么是菩萨

法华譬珠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