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禅林中司掌灯烛之职称。禅苑清规卷四街坊水头炭头华严头条(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菜街坊、酱街坊、水头、炭...禅林用语。指烦恼之念。又凡夫起有所得之心,称为头角生。碧岩录第九十五则(大四八·二一八上):“垂示云:‘有佛...【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p0719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心,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术语)菩萨之阶位,初后相即,谓之圆融,初后次第,谓之行布。华严经所说,有此二意,是华严宗之所判也。自第二会...五根之色。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据大日经疏卷六载,若以五色配列五根,则分别为白、赤、黄、青、...谬于事理,称为迷;不明事理,称为惑。佛菩萨之境界无迷惑,凡人则常迷于事理,起烦恼之业。[唐译华严经卷五、法华...(书名)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成实者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也。有惠影之成实论义章二十卷,道藏之疏十六...【四居处】 p0418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居处者,谓四居处,广说如经。一、慧居处,谓谛观方便世间之慧为安立,证谛出...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善恶正邪之方便。分明造论、明负...梵语 āvenika,巴利语同。指不共同,即独特之法。如十力、四无畏等十八法唯独佛所得,余阿罗汉等圣者则未能通,故...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是你说这个所谓的佛教徒怎么算?都没办法算。你说算多吧,确实...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觉得很亲切。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原来出自一位禅宗巨擘死心悟新...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讲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圣谛摆在第一,又称以八苦为师。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苦难能...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家为僧在年龄上有所限制,小于七岁或大于六十岁,不宜出家为僧...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足。为什么要知足?因为多欲不知足的人,他直接是障碍智慧的。...
佛印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印 | 下篇:佛因 |
【八筏】 郭璞云:水中[竹/椑]筏。功德施论云:如欲济川,先应取筏,至彼岸已,舍之而去。智论引筏喻经云:汝等...
灯头
头角
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行布门
五根色
迷惑
成实论
四居处
方便心论
不共
觉树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