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轨着。原称因明入正理论疏。依据玄奘之讲授撰成此书,在若干问题上与窥基之因明大疏解说不同。原已佚失,至清末在日本发现第一卷残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之金版大藏经中,又发现第三卷残本,支那内学院依此二残本,并辑录日本善珠之因明论疏明灯钞、明诠之大疏里书、藏俊之因明大疏钞等书所引庄严疏文句,刊印庄严疏三卷。 p477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修法)灌顶式道场之庄严。有一檀构与两檀构之二种。两坛构者,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庄严于两坛也。一檀构者,金胎之...我国佛教初期之译经僧。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以安世高之名著称于世。为印度西北、波斯地方(今伊朗)之古王国(...【八识自性非定一异】 p0084 成唯识论七卷十一页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是显示俗谛常住的话,为台家之眼目。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位者,真如也,住于真如者,谓十界三千之...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露地然火戒五十七。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延烧,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着...佛陀出家前之俗姓有五,即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据佛本行集经卷五载,净饭王六代之祖被射杀,从血块生二茎...(菩萨)地藏院之一尊也。...(656~710)唐高宗之第七子,名显,为武后所出。弘道元年(683)高宗崩,遗诏柩前即位,改元嗣圣,二月,为武后废...出世间道者,谓于修道中法智类智品所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如是八智相于见道中已广说,及彼相应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梵语 u?īra,巴利语 usīra。又作忧尸罗草、乌施罗草、嗢尸罗草。意译为茅根香。亦称饮第篪、香菜。冷药草之一,属...(印光大师校印本)...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么恶缘? 我是2017年7月份接触的佛法。没接触佛法以前,很多...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阴境 取相认同丧本真 话说多了心会乱 怒火能烧功德林 躯壳起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会受到鬼神的骚扰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的人...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何为多闻能知法? 一是广学多闻...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残疾人身上的故事,因为特别,我们不一定都能看得懂。但只要用...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无而妄见者。何不见声闻色。若皆...
庄严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 下篇:庄严菩提心经 |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一檀构
安世高
八识自性非定一异
世间相常住
露地然火戒制意
佛五姓
坚固菩萨
唐中宗
出世道
不可得
优尸罗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父亲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推荐】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