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梵语 karma-vajra。为密教之法器,属于轮宝。又作十字金刚(十字缚日罗)、十字羯磨、羯磨缚日罗、羯磨杵、轮羯磨。...又称宋云行纪、慧生行传、惠生使西域传。附载于东魏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卷五(大五一·一○一八上)。北魏孝明帝神...(术语)谓人间天上果报也。虽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为报著于其果报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颠倒之善果。...单独相传、纯一相传之意。与“单提”同义。指禅宗传教,不依语言文字,采取一人对一人,触机而发,传其心印之法,此...(术语)Tiryagyoni-gati,新译曰傍行(畜生趣),畜生之异名也。见名义集二。...即根本要义。法门之大义,譬如网之大纲;委细之教义,则譬如网之细目。法华玄义卷十(大三三·八○○中):“唯论如...此乃针对三世实有而言。一切有部认为,不论未来位、现在位或过去位,一切有为法皆为实有。但经量部主张,一切有为法...密教之修法。即修行者口诵金刚萨埵一字心密言,于自身安布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诸尊,并观想身如佛形之修法。“逊婆明...迦毗罗,梵名 Kapila。数论外道之祖。又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柯箄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我生已尽】 p064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我生已尽者:谓第八有等。又云:又我生已尽者:有二种生。一、生身...(一)特指佛陀之涅槃。寂,涅槃之意。二乘之涅槃非为究竟殊胜之涅槃,与之相对,则佛之涅槃乃称真寂。 (二)(1044~...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惑,亲证三德,复本具之佛性,成无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个世间所有执着的东西学会放下。你要知道,你执着于一个人,这...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香华鬘、香涂身种种的,都是人假相,哪有些真的!众生就执着。...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子,况乡邻乎。果能真诚无伪,虽...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映着许洁溪师姐盈满笑意的脸庞。第一次与她面对面,很熟悉却有...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
出世道
【阿毗达磨辞典】
出世间道者,谓于修道中法智类智品所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如是八智相于见道中已广说,及彼相应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摄,或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所摄,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不明了想恒现行故。由不明了想恒现在前,非极明了现行圣道之所依止,是故一向世间所摄。由此道理彼想羸劣不能猛利,取所缘相故名无相。复云何知非想非非想处无有圣道?由世尊说,乃至有想三摩钵底,方能如实照了,通达灭尽三摩钵底,是出世间。由圣道后所证得故,要于人趣方能引发,言引发者是初起义,或于人趣或于色界能现在前,先已生起后重现前故,或于人趣者谓即于此生,或于色界者,谓后生彼。云何圣弟子已得无色定已离色界,欲复生色界耶?不必永离色界,欲方入无色定,是故此中应作四句。若已离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耶?设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者,一切已离色界欲耶?答此初句者,谓依未至定已离色界欲,而不能得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第二句者,谓诸圣者已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界而起厌背,第四静虑行恒现在前,舍断结道依胜进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第三句者,谓即此行者勤求离欲依断结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第四句者,谓除上尔所相,问无色界中何故灭定不起现前?答生无色界此灭尽定多分不起现前,由住寂静解脱异熟者于此灭定多不发起勤方便故。所以者何?诸圣弟子为欲安住寂静住故,于人趣等引此灭定令现在前,若已生无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静解脱异熟住不复发起方便功用求此灭定令现在前。
上篇:成就二十法 | 下篇:痴 |
亦名:辄取净施衣戒制意、真实净不语取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辄取净施衣戒五十九。凡净施之法,...
羯磨金刚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颠倒善果
单传
帝利耶瞿榆泥伽
大纲
现在有体过未无体
逊婆明王法
迦毗罗仙
我生已尽
真寂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忏云法师谈欲念

欲利人,先须克己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