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又作蹇特,悉达太子之乘马名。...(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又】离妄念之心识也。即第六识之净心是。唯识述记一本曰:净彼真识,成斯雅论。...亦名:自然界四别、自然界六相 子题:聚落界、兰若界、道行界、水界、六相、不可分别聚落、七树六间、可分别聚落、...日本台密以七佛药师为本尊,为息灾、增益所修之秘法。又作七佛药师御修法、七坛御修法。以药师七佛本愿经、药师本愿...凡十卷。明代郭子章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阿育王寺位于浙江鄞县阿育王山,寺中有一舍利塔,塔内藏置舍利...梵名 Mahāsavghika,巴利名 Mahāsavghikā。音译莫诃僧祇尼迦耶、摩诃僧祇部,略称僧祇部。又称圣大众部。为小乘...(经名)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昙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在有四种】 p0631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十六页云:此中在者:在、有四种。一、自体在,二、器在,三、现行在,...禅林用语。谓“一”如尚未结束,其次之“二”则不来;禅林中每用以表示自然而然之道理。[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章...(术语)念佛者于信之一念,喜己往生治定,入正定聚之数之事也。对于欢喜而言。...亦名:问上座白 子题:一切去长老、阎浮提最上座、上座答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问上座白者。此一切去,阎浮高座...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这不迷不取不动也不是佛教专有的。我们看看孔夫子的一生,你也...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就会按这样去做。但是今天...佛教是属于人间的,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降生于人间,生长于人间,出家修行,觉悟成佛,说法利生,甚至双...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供养物品中(包括吃用住行物品),不...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有时还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这层障碍?又弟子身体很差,很消瘦...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
三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佛菩提 | 下篇:法报应三身 |
指诸佛之名号。诸佛之名号,功德胜妙,应予尊重,故有此称。尊,为尊敬、殊胜之义;号,为成佛以后之尊称。如来之尊...
犍德
真识
摄僧自然界分齐
七佛药师法
明州阿育王山志
大众部
四分律
在有四种
一不去二不住
庆喜
问一切去上座白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