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三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三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为自受用报身。对于初地已上菩萨应现之报身。名为他受用报身。此与应中之胜应身,同体异名。三、应身,又曰应化身。自理智不二之妙体,为化度众生应现种种之身也。亦二分之。对于初地菩萨应现者。名为胜应身。即上之他受用报身也。应现于地前凡夫及二乘者。名为劣应身。释迦如来之丈六身是也。此三身中法身如来名为毗卢舍那。译言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为卢舍那。译言净满。又译曰光明遍照。应身如来名为释迦文。译言度沃燋。此三名为但就佛身分别者,故应化身单为释迦文度沃燋。然泛别应化身。则固于此中摄尽诸趣随类之身也。若以此三身配于彼宗所立之四土。则法身处于寂光土。报身处于实报土,胜应身处于方便土。劣应身处于同居土。法华论曰:“一者示现应佛菩提故,随所应见而为示现。二者示现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三者示现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常涅槃常恒清凉不变等义。”天台光明玄曰:“法报应是为三,三种法聚故名身。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止观六曰:“就境为法身,就智为报身,起用为应身。”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毗卢舍那,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庐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文,此翻度沃燋。”辅行一之一曰:“从体,三身相即无暂离时,既许法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况法身处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于诸法,何独法身乎?”【又】密教立法报应之三身。日本弘法之三昧耶戒仪曰:“归依无上二身诸佛。”同资秉记曰:“约于密教之两部曼荼罗则各有横竖之三身。其胎藏中胎是法身;与第一重之内眷属第二重之大眷属合,是报身;第三重是应身;此是竖也。上之诸身,各具三身,是横也。其金刚依礼忏文等,于五佛之中,中东合,是法身;南西合,是报身;北方是应身;此竖也,横之义如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语伽陀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Maming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据说约于2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俱萨罗国枳多城,与迦腻色迦王是同时代人。原是婆...(术语)真实不妄之证据也。如云明证。又真实之证悟也。无量寿经曰:幸佛信明,是吾真证。教行信证信卷序曰:沈自心...亦名:自然界众法唯局结界对首心念并通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四种自然。羯磨法中,唯作结界一法,是僧执御。已外...梵名 Sapta-jīna-stava。全一卷。宋代法天译。又作七佛梵赞、七胜者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对过去七佛之梵赞...梵语 vidyā-carana-sajpanna,巴利语 vijjā-carana-sampanna。为佛十号之一。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魏晋时期之僧官职称。据隋书百官志第二十二载,北魏、北齐时曾于昭玄寺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以统理众僧...(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在家正行及所获胜利】 p0632 瑜伽十九卷二页云:复有差别。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信恶尸罗...(一)一堂、一座之义。乃禅宗于点茶时之用语。又称点茶一中。即设斋食时,于能容纳全部人之堂中行点茶。敕修百丈清规...(术语)与庆赞同。禅苑清规看藏经曰:于看经了日,设斋供庆忏。象器笺十一曰:碧岩录云:长庆云:大似因斋庆赞,即...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还是很难生起出离心。尤其是处于末法的众生,当对于五欲六尘...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近了一步。站在这临末的一刻,不禁想要回头看看,我又学到了些...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尊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五百人及阿难,一起进入城中托钵乞食。...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在这里,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从而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 ...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三皈,请大家,各称法名。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称) 南无...
法报应三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身 | 下篇: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
曹山三种堕(沙门堕、尊贵堕、随类堕)之一。系曹山本寂(840~901)所示修学禅法之方法。堕,为自由无碍之意。超越...
颂
马鸣(Asvaghosa)
真证
摄僧自然界众法唯局别法并通
七佛赞呗伽陀
明行足
大统
四分家
在家正行及所获胜利
一中
庆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不可将心待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