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之僧官职称。据隋书百官志第二十二载,北魏、北齐时曾于昭玄寺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以统理众僧尼。或谓其时并无实设大统、统等官职。然据续高僧传卷二十四道臻传、佛祖统纪卷三十八等所载,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曾以大中兴寺之道臻任魏国沙门大统。另据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年中(550~559)新置“十统”,十统之首,称为大统,以法上任之,其余九人称为通统。 p8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羹饭等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自下饭已,入内取羹还,食饭已尽;时...即大乘戒。系以佛性为戒体,因佛性与自性无异,故叫自性戒。又作本性戒,如十善戒者,乃不待佛之制定而自性便可受持...(名数)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异熟果,以恶业招来世三恶之苦果,以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有执受大种】 p055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十三页云:此中有执受大种者:谓现在剎那,有情数摄心心所法所执...于法华经前十四品中,对昔所言之三乘权教开三显一、开权显实,此时所明示之一乘实教,称为迹门开显。权者方便,实者...(杂语)以雁行之不乱,喻行列之整齐也。续高僧传二十二曰:应供列雁行之僧,戒闻叙重受之夏。又作雁立。敕修清规二...(杂名)种种之事物也。敕修清规月令须知曰:岁终结呈诸色簿书。...(杂语)末者,最后之一次。末上,犹云在最后也。传灯录十曰:僧问赵州从谂禅师云:和尚还入地狱否?师曰:老僧末上...明成祖所创建。靖难之变后,成祖为导民向善,遂于都城各通衢大道建听经楼,每夜请高僧登楼诵经讲义,使臣民席地静听...凡十八卷。著作及印行年代不详。集录日本文安、宝德、文明等年代,论议天台教义之作。分为六篇,计佛部、五时部、教...二种却魔法 二种却魔者 一、修止 息心寂静,魔当自灭。 二、修观 正观现前,魔当自灭。...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职场中有一种心态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实习生的心态。实习生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好奇,他们不会迟到早退,他们争抢着...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理来体验、证明佛法对自己有用。这不是用显微镜、计算机,以量...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 我们凡夫众...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
大统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众部 | 下篇:大船师 |
(杂名)谓为十万之普贤菩萨。普贤者,华严经中慈悲门之菩萨也。...
不等受食戒缘起
自性戒
异熟等五果
有执受大种
迹门开显
雁行
诸色
末上
听经楼
闇呓集
却魔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沩山禅师警策文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态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