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显示俗谛常住的话,为台家之眼目。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位者,真如也,住于真如者,谓十界三千之诸法住于真如也,以及一切皆是性具。真如即是常住,世间之相亦是常住。譬如水性澄静,因风而起波,波即是相,水即是性,风平则波静,水是水,波也是水,性相一如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无无漏之善种,毕竟不能出离生死者,又名无性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无种性者,现当毕...【须陀洹】 金刚疏云:此翻入流,又曰逆流。断三法者,约逆而言,即四流中逆见流也。得果证者,约入流而说,即...(人名)唐京师安国寺良贲助不空新译仁王经,且奉代宗敕作疏三卷。以所住之寺名疏,谓之青龙疏。宋高僧传五有传,希...(仪式)僧寺召集四方新出家之僧人为之受戒。名曰传戒。释氏以杀盗淫妄酒为五戒。谓授以戒律,使知遵守也。...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禅林用语。指模拟鸡叫声,试图以伪装欺骗之意。原典故出自史记孟尝君传,书中记述孟尝君夜半欲通过函谷关时,其食客...(356~442)梵名 Dharma-mitra。又作昙摩蜜多。意译法秀。南朝刘宋时代译经三藏。罽宾国人。七岁入道,博览群经,...梵语 catvāri pra?na-vyākaranāni,巴利语 cattāri paha-vyākaranāni。谓解答诸质问时,依问题之性质而将回答...为“异熟习气”之对称。又作名言习气、名言种子。即瑜伽行派与法相宗所说,由“七转识”之善、恶、无记等三性为同类...(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图像)西方之三尊,弥陀,观音,势至是也。此观音,势至虽为菩萨,然从弥陀佛,故皆称为佛。...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来自于对内心自体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随...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为常富。(佛说须赖经) 一、信佛法众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对苦难众生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由菩提心才能...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安法师答: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千经万论中都劝我们念南无阿弥陀...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菩萨:第一个,我们 云何应住? 就讲到这个安住的问题...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别是自己家里富的人,要体恤、帮助那些穷亲戚。 我们看范仲淹...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的,而植物也是生命。典型的说法是:你为什么吃素? 动物是生...
世间相常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世间解 | 下篇:世谛 |
中国佛教派别。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创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讦和封建王朝的禁止,传...
无种性
须陀洹
良贲
传戒
大小互入
假鸡声韵
昙摩密多
四记答
等流习气
明心
三尊佛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以法自御为常富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