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raddhā。深信之意。大日经疏卷三解释“信”有二梵音,即:(一)阿毗目底,为信解之意,即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知必在近。(二)舍攞驮,为深信之意,即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而信之;或闻某人出乎常情之言语,然以其人未尝欺诳他人,故仍信受依行。与“信诸佛菩萨”同义。 p45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依出离喜】 p0768 显扬五卷十页云:依出离喜云何?谓卽于诸色,了知无常苦变离欲灭静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有覆无记】 p0546 成唯识论五卷一页云: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 二解 集论...(术语)谓于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与他三法合为二法而缘观之也。即合法与身,法与受...乃佛之德号,称赞佛之德行广大无边,喻为有大力之牛王。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载,能御大众,故为人中牛王。此外,尚有...【菩萨五相与六到彼岸相摄】 p1135 瑜伽四十七卷五页云:问:菩萨五相、六到彼岸、何到彼岸摄何等相?答:菩萨哀愍...(譬喻)释迦牟尼佛示波斯匿王以本无生灭也。首楞严经曰:波斯匿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术语)由受法者之方而云,由众生之机上而论。...(仪式)坐参之大者。其规与寻常之坐参同,但首座入堂不烧香。见象器笺九。...【须跋陀罗】 此翻好贤。西域记云:唐言善贤,旧曰苏跋陀罗,讹也。鸠尸那城梵志,年一百二十岁。泥洹经云:须...【触一分】 p1450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触一分、谓身所行境,身识所缘,四大所造,可触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些朋友聊到念佛的事,说起念佛感应,人们往往觉得难以置信。我...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当前题目为编者所加。人生三毒为贪、瞋、痴,也是修行人要断...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顿渐互相为用,先修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话头也是一种方便...《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式。 一般说来,佛教信徒有什么愿望,就到佛前祷告,祈求佛祖...
舍攞驮
【佛光大辞典】
上篇:堂头 | 下篇:执 |
指斋日之清净饮食。四分律羯磨疏卷四上(卍续六四·四七二上):“布萨食者,亦是净斋之食耳。” p1911...
依出离喜
宅识
有覆无记
二二合缘
人中牛王
菩萨五相与六到彼岸相摄
观河
约机
大坐参
须跋陀罗
触一分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我愿意改变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三条会「直立」的鱼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佛说生病十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