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人称我国为真丹。与震旦、神丹皆为异译之字。此一名称散见于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十六、卷四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星宿摄受品、大宝积经卷十等诸经论中。 p41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识】 唯识学立论,以为一切法相(世间一切现象)唯识所变,此在唯识理论上称为‘识’。欲了解识变,必先了解什么...指禅宗寺院中所设立之职务位次。即一寺中之僧众,无论上下,皆行普请法,均令参加劳动以自给;为分配职务、分工合作...六波罗蜜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梵语 pramuditā-bhūmi。又作欢喜地。为菩萨十地中最初之位,故又称初欢喜地。略称初地。菩萨入此位,始获圣性,具...(术语)对于枝末惑而言。有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又为五利使,五钝使之十。与根本烦恼同。...【七相怜愍】 p0059 瑜伽四十七卷九页云: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名善意...(术语)以虚空藏菩萨之德配于五方而建立者。...华严宗解释别教一乘之用语。为“分相门”之对称。华严宗贤首大师以分相、该摄二门阐释别教一乘,其中,以分相门解释...东晋译经僧。又称释法力。西域人。道行清高,善通方言。恭帝元熙元年(419) 二月,译出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又...指如来藏之三义。如来藏,即指藏伏在一切有情的杂染身中之自性清净心。(一)依大乘止观法门卷一之说,如来藏有三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淫心不断难出尘。 2.修行人,戒杀心, 吃人十两还一斤。不和...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是随做而不着。 就像在家庭中,不能说学了佛法以后都平等了,...1、香为佛使 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 佛道太难成了,太遥远了!你在这里要修到什么时候呢?...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钵。他们进城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处巷道议论喧哗,佛陀就请一...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这个观是很重要的,由这个观行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由这个...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何处是去?应该回到哪个地方?又去到哪个地方?因为我原来是从...
真丹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真子 | 下篇:真巴鼻 |
(术语)嚫为哒嚫Daksiṇā之略。斋后之说法,所谓法施也,供之以财施,谓之嚫施。...
前正觉山
识
禅林职位
尸罗波罗蜜
极喜地
根本惑
七相怜愍
五大虚空藏
该摄门
竺法力
三如来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修行人必知十要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供香的起源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