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嚫为哒嚫Daksiṇā之略。斋后之说法,所谓法施也,供之以财施,谓之嚫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为偏于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一)五种法师。指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等。[毗奈耶杂事卷十二] (二)付法五师。有异世五师及同世五师之分...【观察意乐】 p1469 瑜伽七十四卷二十一页云:观察意乐者:当知意乐、略有四种。一、于因中无倒意乐,二、于果中无...全称佛经变相。为描绘经典所记述情景之图画。以唐代寺院壁画为主。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卷三之长安慈恩寺条:“...何等戒禁取?谓于诸戒禁及戒禁所依五取蕴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诸忍欲觉观见为体,劳而无果所依为业。...(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暖者...藉教法镇护国家之谓。亦指止国难、降伏怨敌、安泰国家而讲读经典或修法。此系源自仁王般若经及金光明经而来之思想信...(人名)Prajāgup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鞠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为净土宗念佛行法之一。为发得三昧,于此世礼拜佛身,乃择定特别时期进入道场,并克期专心称名念佛,或一日二日,乃...(?~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术语)胎藏界遍知院之异名,以此院安置佛母诸尊也。...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过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贫穷的农夫。当时天下饥荒,农作物无法生长,有一位辟支佛在这个...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有的人是为了求神通。对德行好,禅修好,讲经说法好的师父不...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当时城中有一位居士名散陀那,喜好游...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何以故?当知慧从心修,聪从境得;从心了心则慧明,从境研境则...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佛有佛之五蕴,乃至地狱、饿鬼、畜生、亦各有五蕴,岂不互相...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比较危险,让我速回。年前父亲就因脑梗第三次发作住进医院了。...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或者是早课,或者是晚课,在佛前随分随力,随你有多少...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绕不杀生而言。 《佛说业报差别经》曰: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
嚫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嚫物 | 下篇:嚫财 |
系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之语。其原文为(大九·八上):“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之教法...
一异
五师
观察意乐
经变
戒禁取
俱舍四善根
镇护国家
般若鞠多
定心别时念佛
少康
佛母院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缘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佛号医病续命 让父亲起死回生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