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诵经论。后于洛阳白马寺读善导西方化导文,遂决心专修念佛。将乞食所得之钱,令孩童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与一钱,一年后凡男女见康,即皆称念阿弥陀佛。后至睦州乌龙山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念十声出十佛,时称之为后善导,贞元二十一年示寂。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宋高僧传卷二十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莲宗宝鉴卷四] p13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谓调心渐熟,至观照明了,觉知息之出入长短之想也。...(名数)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惑。...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闻知结罪者,戒本何故云少时不乐耶?’答:‘非待不乐方犯;盖就恼者之意,下至欲令不...【普遍寻思】 p1186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普遍寻思者:由有分别作意俱行慧,建立诸法相故。...【二十二种愚痴】 菩萨十地与佛地所对治的二十二种愚痴。略称二十二愚。此二十二种愚痴的名称是:一、执著补特伽罗...亦名:淫戒犯缘 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术语)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犍不男(以刀...(譬喻)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无明有因老死有果】 p1089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四页云:问:无明为有因不?老死为有果不?设尔;何失。若有者:缘...诸佛已无生死,但为了渡众生,无生而生,非灭示灭。...行,行者,乃为寺院服杂役者。行童,即指为寺院服杂役之青少年或小沙弥。又称童行、道者、童侍、僧童。据睽车志载,...(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 狗感冒了吗? 是...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我一直都是实事求是的人。谈及纯素,我也总是如实说来。我敢肯定您遇到过这样善辩的人,想尽办法,用好似感同身受的...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并且殷重叮嘱:昔日世尊游化至摩突罗国,曾经教示,此国有一位...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行相分明,理事具足。云何但说一...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
少康
【佛光大辞典】
上篇:少财鬼 | 下篇:少欲知足 |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出于经之第二卷。说火宅之喻。...
知息长短
八十八使见惑
疑恼比丘戒定罪初在闻知
普遍寻思
二十二种愚痴
大淫戒犯缘
扇搋
大愿船
无明有因老死有果
无生之生
行童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咬舌自尽的狗

东林佛号的意义
纯素最常见的误区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