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者,乃为寺院服杂役者。行童,即指为寺院服杂役之青少年或小沙弥。又称童行、道者、童侍、僧童。据睽车志载,朱三有子,年十三、四,佣于应天寺僧为行童。从容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二四○下):“云岩扫地次(沙弥行童不得气力),道吾云:‘太区区生!’” p25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内心止】 p0366 集异门论三卷三页云:如说世间四静虑相应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地名)Kuche,又作丘慈,俱支曩,屈支。汉西域古国名。唐置龟玆都督府。安西都护尝治此。即今新疆库车县地。国治...【息相差别】 p0938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七页云:息相差别、云何应知?颂曰:入出息随身、依二差别转。情数非执受...(经名)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譬喻)鹅鸟能分一器之乳水,啜乳遗水,以喻学者之择法眼能别邪正也。...(一)梵语 bodhi,巴利语同。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作道,新译则作觉。以区分“法”与“人”之故,而...(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阿含经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经,此其别译也。...【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p0772 摄论二卷九页云: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七界】 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阿罗歌,梵语 arka 之音译。又作阿迦花、遏迦花。意译为白花。生长于印度,叶大,印人多以其叶供作祭祀用。俗名 mā...宝处,梵名 Ratna-kalā, Ratnakara,音译啰怛昙迦罗。又作宝光菩萨、宝生菩萨、宝作菩萨、宝掌菩萨。位于密教现图...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在叙述完自己的烦恼后都会羡慕地感叹一下:还是法师们清净。...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在我们佛教中、我们大家的信仰里,知道四大...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面色黄黄,自觉是全世界最苦最悲的人,没有人会了解。我已经忍...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 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父相当恭敬,有一天他告诉国师说:今天我请你看戏,什么、什么...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一切诸法无论是心法,还是色法,它都是缘起的。用现在的话...
行童
【佛光大辞典】
上篇:行森 | 下篇:行策 |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违谏,僧残;破僧罪,是偷兰;违别人谏,波逸提。余之方法,广如戒本疏。”资持记释云:“示...
内心止
龟玆
息相差别
苏悉地羯罗经
乳水眼
觉
八正道经
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七界
阿罗歌花
宝处菩萨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好德的重要性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失眠该怎么办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