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心转依】 p0349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名数)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余华开敷...(印相)结安置诸尊之金刚轮坛(即曼荼罗)之印明也。有大小二种。...指比丘三衣或百一资具以外之衣。长,为长物之义。行事钞中卷二(大四○·六四下):“长衣谓三衣之外财也。”(参阅...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ā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誐嚩帝。意...即漏尽阿罗汉。指断尽一切烦恼而住于阿罗汉之果位者。[法华经序品、方便品] p5753...(杂语)译曰坚固,见大日经疏十。...(杂语)适意也。俱舍论一曰:可意及不可意。涅槃经疏五曰:可意果。...(菩萨)住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如来北方之尊。密号曰妙用金刚。或曰作业金刚。四波罗蜜之一。大日如来之侍女也。圣位...对于种种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 一、贪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术语)譬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 好,这个地方说明我们开始这个是关键了,我们...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
时至深秋,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那些在夏季里绿荫婆娑的树丛,也渐渐斑驳苍黄起来。西风过处,总会有枯叶...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怎么拿捏自己的根性,或者是自...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范本。这本书在中国...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关系。其实,我们日常修行:念佛,念经,放生,并不难。难得是...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那么我们修学佛法当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研真穷...
七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七界】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识,成为意处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别说六识,意根仅存其名,于六识外并无别体,即摄于六识中。故知‘七界’一词,虽有七之名,实质仅为一或六。其所以于六识外别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说者,说一切有部主张,自性不知自性,为不许二心并起,故仅说六识心王,则自知之‘心’的自觉层面必隐没,而欲说明此一自觉层面,故以时间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说,且于六识之外,另立一意根为六识于过去所落谢者。此说见《俱舍论》卷一。
上篇:七地断障证真 | 下篇:七真如 |
梵语 ni?raya。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物生起之所依者。盖四大所造之色常追随于能造之大种,大种若转变...
心转依
五如来色
金刚轮印明
长衣
薄伽梵
僧宝果
呾罗迦
可意
羯磨波罗蜜
三毒
第一义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