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譬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故。”法华玄义四曰:“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涅槃经十八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不老不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巴利名 Patisambhidā-magga。音译波致参毗陀。为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āya)之一。本经内容系分类解说有关修道...【六种随念】 p0300 瑜伽十四卷二十页云: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谓归...【二种证成道理】 p0033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一页云:又此道理,略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由五种相。...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离欲】 p1424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从他获得随顺教诲故,远离彼障故,方便正修无倒...(术语)四法界之一。同于理事无碍观。法界者,总称事理之法之语也。...(地名)灵鹫山也。西域记九曰:姞栗陀罗矩吒,唐言鹫峰亦谓鹫台,旧曰耆阇崛山讹也。...亦名:受食法六种、六种受食法 子题:器食相对受食法、身心相对受食法、单心无对受食法、连绊触碍受食法、心境相当...(术语)真实之明慧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行者虽修观照,真明未发。...指玄妙之真理。即以当空之皓月比喻清明朗净之真理。三论大义钞卷一(大七○·一二○上):“举此秘指,以示彼玄月。...(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放得下的人,应该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
成就一个安全稳定的功德,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们看修行有二种人:一种是初学者,一种是老参。初学者,他才不管...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侍者性然法师将长老晚年事迹及往生过程详尽口述,并由宗性法师...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所以说...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号无机子,原籍长州(浙江长兴县),俗姓戈。师对内外典籍无...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不用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 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
第一义天
【佛学大辞典】
上篇:第一寂灭 | 下篇:第一义空 |
一、即身成佛的语义 即身成佛的简单解释是:不须改变现在的肉体,能够成为正知正觉的佛。成佛是学佛的人所期望...
净地
无碍解道
六种随念
二种证成道理
魔王
离欲
理事无碍法界
鹫台
不受食戒受食法六种
真明
玄月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圣严法师《别再执著了》

这样忏悔三次,因缘就会改变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天台六即佛义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