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转依。即是真如转依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Ketu,又曰计部,鸡兜,鸡都。九曜之一。译曰旗星。即彗星也。大日经疏四曰: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感觉器官由于内外之刺激而产生之意识作用。相应于眼、耳、鼻、舌、皮肤、粘膜、筋肉、内脏等器官,而有视觉、听觉、...湿生和化生。湿生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是;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是...乃指自日本镰仓时代末期始,至室町时代之期间于京都、镰仓之五山所开板之禅籍及诗文集等。镰仓时代中期曾于京都泉涌...【微薄不寂静苦】 p1250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微薄不寂静苦?谓生无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又】随前五识而所起之识,即为第六之意识也。...(地名)国名,旧称曰疏勒。西域记十二曰:佉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域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术语)对于大乘戒之一时顿制,而谓小乘戒为随犯随制。小乘戒者,佛成道后十二年已来,随弟子渐犯法而渐制之,以具...梵名 Gautama Dharmajāna。又称达磨阇那、达磨般若、法智。为隋代之译经居士。中印度波罗[木*奈]城人。通达梵语。...(一)(475~526)南北朝梁代僧。太原(山西)人,俗姓王。永嘉之乱,寓居襄阳,幼即容止安详,进退合度。七岁依檀溪...(地名)Potalaka,山名。逋多罗山也。...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而开悟也不一定是因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万事便容易解决。...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会出现。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佛教的功德没有一个是...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来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溉...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生灭及一个生...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 有人问她话,若有...
心转依
【法相辞典】
【心转依】 p0349
上篇:心随转 | 下篇:心自相 |
禅林中,对专习教相而不修禅行者之蔑称。又禅门修行之人,无坐禅修行之实际体验,仅于文字上解释禅之文字禅者,亦称...
计都
感觉
湿生化生
五山版
微薄不寂静苦
五俱意识
佉沙
随犯随制
瞿昙法智
慧超
逋多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佛法就在魔法中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