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载,世间有六种凡常之力,即:(一)小儿以啼泣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有啼哭。(二...【一处不相离】 p0009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又一处不相离者:谓诸大种、及所造色、同住一处。如置一箧青黄赤白...(杂语)萨者娑度Śādhu之讹略,善哉之义。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杂含云,五缘令如来正法沉没,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依止故。反此,则...(譬喻)苦患之深譬之河津。智度论十一曰:万物无常,唯福可恃。将人出苦津,通大道。法华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术语)心柔智顺,于实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顺。堪安住于其位地,故云忍。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闻如是法,得柔顺忍。...(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地名)总指支那以西之诸国,别指印度。...(衣服)Kṣuma,又作菆摩,须摩,刍摩迦,苏摩,谶磨。麻衣也。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术语)现在作善恶之业,而现身受善恶之果也。...(术语)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如果没有彻彻底底...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世上,有人出卖体力,有人出卖知识,有人出卖朋友,有人出卖尊...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活着无量无边的生命,而且这些生命皆有佛性,终能成佛。这些生...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佛陀在印度波罗奈国的时候,有一病比丘害了肚痛腹泻之病,在床上辗转呻吟。这时,一名叫苏卑的优婆夷前往探病,她在...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并论乎?汝作此说,以为恭维光,不知其为毁谤光也。以后不得如...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
前正觉山
【佛学大辞典】
上篇:前世三转经 | 下篇:前生 |
(术语)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后之漏尽通为无漏通。前五于有漏道可得,后一者非无漏道,不能得也。...
六种力
一处不相离
唱萨
五缘令如来正法沉没
苦津
柔顺忍
尽十方
西域
刍摩
现报
缘觉乘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不食肉戒的由来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