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悉昙字 (a,阿)字乃一切真言之根本,故由阿字所生之智,即可体知诸法之实相,并可证得六大法界之体性三昧,称为真...【净命圆满】 p1002 瑜伽九十八卷三页云:复次由三因缘,具戒苾刍,当知禁戒净命圆满。云何为三?一、所行圆满,二...(术语)世间常识难信甚深微妙之法门。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为易信之法,而大乘圆顿之教,则甚难信,凡夫成佛速疾...法相宗立宗所依据之主要经论。六经指:(一)华严经(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两译本),(二)解深密经(菩提流支、玄奘两...(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公案)碧岩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圆教的法身佛,即毗卢舍那佛。...(杂名)Jihvā,译舌,能尝之义也。见义林章三本。...六根和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以语密念诵也。盖行者已于本尊加持之位,自证圆极,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答: 鬼并不可怕。造罪才可怕。一造罪,到处是鬼,因你的心是...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佛说,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善知识,二是大善知识。 善知识者,...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第...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发上的土豆,因为电视观众就是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看着方盒...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务。但是,由于他花天酒地,游手好闲,部落的势力很快衰退下来...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缘觉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缘缚断 | 下篇:缘觉身 |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
真言智
净命圆满
难信之法
六经十一论
乱心
钵里饭桶里水
圆佛
时乞缚
根尘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加持念诵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韦驮菩萨的十大愿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