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字 (a,阿)字乃一切真言之根本,故由阿字所生之智,即可体知诸法之实相,并可证得六大法界之体性三昧,称为真言智。大日经疏卷十七称此智为智中之智,无上无过。[大日经卷五] p42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矫诳论】 p1405 显扬五卷一页云:矫诳论者:谓婆罗门诸恶咒术。...(经名)四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相应阿笈摩。经与伽他相应之义。毗那耶杂事三十九曰:若经与伽他...法相宗所立如来四智之一,即转眼、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以成就本愿所应作之事。...谓随风俗民情之需,对戒律可斟酌取舍。即戒律中佛陀未禁止之事、未开许之事等不经开许废止之新事例,得随顺地方之风...(本生)世尊昔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常愁忧悲恸。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都尽。常悲梦...【三性假实】 p0189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名数)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三无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五种推理之方法。即:(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如见烟则推知有火。(二)体比量,由此一体性而推知彼之体性,即...【触差别多种】 p1451 瑜伽三卷十四页云:或立一种触。谓由身所行义故。或立二种。如香说。或立三种。谓可意等。或...(修法)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造塔灭罪之法也,陀罗尼中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仪式)又曰白椎。凡鸣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禅林独于开堂称为白槌,乃鸣槌一下,息静群喧,方白于众,谓法筵...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对诸比丘开示:比丘们!你们应当思惟诸法无常的道理,并且广布无常想,若...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大安法师答: 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恶...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呢?如果没有,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呢?如今,很多人对这个...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虚空无为者:非...
水陆法会,即然被认为是汉传丛林经忏佛事之最,那么,他的这个最之名,从何而来呢? 水陆法会,之所被称为汉传丛林...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很多人都相信命...
真言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真言教法 | 下篇:真言传 |
(术语)二加之一。佛于华严会上加被神力于菩萨而使说法,有冥显之二加。佛以身业摩菩萨顶,以口业劝说法,以意业与...
矫诳论
相应阿笈摩
成所作智
随方毗尼
常悲菩萨
三性假实
文殊八大童子
五种比量
触差别多种
无垢净光法
白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当修无常想,断尽一切贪爱执着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不知生,焉知死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