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七卷九页云: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名善意乐,极善意乐。何等名为七相怜愍?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非怖畏故,而起怜愍;现行随顺身语意业,适可其心,利益安乐。是名菩萨无畏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非不如理怜愍而转。谓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是怜愍,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曾无厌倦。是名菩萨无倦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自起怜愍,为作饶益。是名菩萨无求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愍。谓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悕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是名菩萨无染怜愍。亦名菩萨无缘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起怜愍。唯是广大而非狭小。言广大者,谓于一切诸有情所,虽遭一切不饶益事;而不弃舍。菩萨自身,宁受非爱;终不以恶,欲加于彼。是名菩萨广大怜愍。又诸菩萨,如是相状,如是功德,相应怜愍,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平等。于有情界,无有分限。是名菩萨平等怜愍。菩萨与此七种行相怜愍相应,名善意乐,极善意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鐼,即鐼子,为禅林进食盛羹之浅钵,分为大、中、小三个,其中之大者,即称头鐼。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卍续一一一·...大智度论卷四、俱舍论卷十八等载,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世尊为菩萨时,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作佛,此...石造或木造之五重塔,中心书有悉昙字 (hrīh,纥利俱)者。塔即鍐(vaj)字,表金刚界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纥利俱...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为日本真言宗醍醐派总本山。位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山科醍醐。山号深雪山。贞观年间(859~876)圣宝于山上建草庵,未...(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术语)有过羞他也。大乘义章二曰:于恶自厌名惭,于过羞他为愧。...(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术语)禅门宗匠之偈颂。禅源诠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众...(术语)佛法以信为最初,故谓之信首。释门归敬仪上曰:宜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二十随烦恼三界所摄】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页云:小七,中二,唯欲界摄。诳,谄,欲色。余通三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决定;一旦下了决定,无论后果好、坏,都要自己承担。每件事情...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来提出问题,说那个助念团:他说他自己的愿力要超过这个病人...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尽是漂亮的楼房和热闹的市集,心想:我的国家...
在说法会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舍利弗说道:我曾经见过文殊师利童子的度众教法。那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林,与大比...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二句话:第一个,遍计本空;第二个,依他...
七相怜愍
【法相辞典】
【七相怜愍】 p0059
上篇:七十七智 | 下篇:七灭诤事 |
(术语)又云夏腊。自四自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一夏九旬之安居既竟,即为比丘一法腊。如言法岁几何等?释氏要览曰:...
头鐼
释迦发心
纥利俱字塔
无为法
醍醐寺
无常
愧
四加行
禅偈
信首
二十随烦恼三界所摄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三千亿无形财产

文殊菩萨善巧度化外道
观音菩萨的由来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