鐼,即鐼子,为禅林进食盛羹之浅钵,分为大、中、小三个,其中之大者,即称头鐼。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卍续一一一·四四一下):“只展三钵,次开袋,取匙箸,安横于头鐼之后。”[翻译名义集卷七、禅林象器笺器物门](参阅“鐼子”6881) p63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金刚喩定解脱道】 p0812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有义,所余有漏法种及劣无漏,金刚喩定现在前时,皆已弃舍。与...【极微长度】 极微为物质分析到最后的最小单位。《俱舍论》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一极微为色极少。’在计算长度...【瞋行补特伽罗】 p1322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瞋行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缘境...(术语)二门之一。差别于智慧而曰门。...(术语)唯识论立变现诸境之心识为八识。其第八之阿赖耶识称为初能变,于第一明之。以是为诸识之根本故也。唯识论三...行宗记释云:“第四、顺流上下,明非直度也。”(戒疏记卷一四·一八·一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五事三慧三慧境分别】 p0288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事,几闻所成,闻所成境?几思所成,思所成境?几...(地名)林名。译曰不诸林。翻梵语九曰:阿罗婆伽,应云阿罗婆分。译曰:阿者不也,罗婆分者诸也。...(书名)龙树菩萨造,赞礼阿弥陀文一卷,禅那崛多译,此中叙礼拜之偈十二章,谓之十二礼,收入真宗教典上卷。...禅家请点茶之柬状。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方丈特为新挂搭条载,堂头和尚请新挂搭众僧点茶之时,库司之客头行者依戒单之...【无始生死轮转不息】 p1088 俱舍论九卷九页云:至根熟位,复起烦恼,积集诸业。由此身坏,复有如前中有相续,更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宏传佛法,让三宝住世,利益众生。...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事、建庙,时至今日颇感内虚,人命无常,但思归宿。十多年来...佛说:妄想是错误,执着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着,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顾一下自...佛教徒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种,出家人是以修学佛法为职业,并以住持教团使佛教得以延续和发展,以弘法利生为主要职...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着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 我们把它分成三道,先讲安乐道,人乘跟天乘。 一、人乘谓以三皈、...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于我们常常担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因为我们常常发愿,到...
习深尚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
头鐼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头燃 | 下篇:骆驼坐 |
(杂名)Śuklapaksa戍迦罗者,白。博乞史者,分。即白分,阴历一日至十五日之前半月也。...
金刚喩定解脱道
极微长度
瞋行补特伽罗
福德门
初能变
与尼同乘舟戒犯缘
五事三慧三慧境分别
阿罗婆伽林
十二礼
茶状
无始生死轮转不息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没有贪婪的心,就没有忧患
在家居士的两种误区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从极乐回到娑婆世界后还会堕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