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之别名。略称事识。大乘起信论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总称为意识,能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境及内根外尘之种种事相起分别之认识作用,故称分别事识。 p13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所知】 p0734 集论二卷一页云:云何所知?几是所知?为何义故,观所知耶?谓所知有五种。一、色,二、心,三...(譬喻)贪欲深而难越,故譬以堑。无量寿经上曰:散诸尘劳,坏诸欲堑。...(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诃曼陀罗华(小大之白莲华),三曼殊沙华,四摩诃曼殊沙华(小...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露地敷僧物戒十四。凡僧物利重,宜应掌护。然人情智狭,度非弘远;私己专爱,众则...凡十卷。大唐内典录之略称。唐代道宣撰于长安西明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内容为后汉至初唐之译经经目,共分十录...(术语)结跏趺坐也。无量寿经上曰:跏趺而坐,奋大光明。...(术语)佛于觉得自在,故云觉王。万善同归集六曰:同蹑先圣之遗踪,共禀觉王之慈敕。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阿湿婆】 此云马。汉书西域传云: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十二处】 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内六根加外六境,此又作十二入。处是‘托以生识’的意思,指六识是依托六根六...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称为扶尘根。又作扶根、...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有时候现相,梦中有时还容易。现在我们要求的不是在梦中,而是在你修行当中,或静坐、拜忏当中...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稍纵即逝。 苦修悟真理 庄严大欢喜 佛陀在世时,修行之初是...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钱。我心里难过,所以免不了要随风俗习惯...
三十多年前,这个男人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实职为副县级。 副院长年轻时毕业于名牌医科大学,医术精湛...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人生短暂似那朝阳和日暮,又好像春花、夏夜、秋日、冬雪,一年...
分别事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分别功德论 | 下篇:分别事识薰习 |
(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
二禅
所知
欲堑
四花
露地敷僧物戒制意
内典录
跏趺
觉王
阿湿婆
十二处
扶尘根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唯独拜忏不会着魔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推荐】临终十念生天福
闲神野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