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系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之四智。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之说,为破除外道对“实我实...(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末世佛法破灭之相者。...【迦毕试国】 p0854 西域记一卷十八页云: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有念】 p0539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成就定故;名为有念。...又称四种轮王。指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皆有转轮圣王...亦名:三方便、方便罪相 子题:部有二义、初二篇立三方便、初二篇以下诸篇聚立二方便、远方便、次方便、初二两篇不...(修法)或印之于纸上,或印之于净沙上,或印于虚空等,先于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三礼,诵如来咒。次,净三业...(术语)谓妄识之微细生灭迁流也。为阿赖耶识之相。...【欲行诸色名粗】 p0987 瑜伽七十一卷十六页云:复次由六种相,当知欲行诸色、名粗。云何六相说彼名粗?一、众多故...【诸根变异】 p1347 瑜伽五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略由四缘,诸根变异。一、由外缘所生。谓由受用摄受,损坏外境界故...(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原本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子...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应该有一点点进步了。不过,学佛不应求速成,一定要慢慢修习。...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觉悟的可能性?必须在这些问题上建立...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钟司长、政府的各位长官、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信众,还有...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得听那些恭维的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茫然。实又可恼,又可悲,又可怜。 穷途末路,流落它乡,徘徊...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福庄严,寿命无尽故。 报恩心:父母师长洪恩,唯佛可报故。 恐...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还是天界的妙食来供养佛陀呢?释...
所知
【法相辞典】
【所知】 p0734 集论二卷一页云:云何所知?几是所知?为何义故,观所知耶?谓所知有五种。一、色,二、心,三、心所有法,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若于是处,杂染清净;若所杂染及所清净;若能杂染及能清净;若于此分位;若此清净性。由依此故,一切皆是所知。此中色、谓色蕴,十色界,十色处,及法界法处所摄诸色。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心不相应行,谓不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无为、谓法界法处一分。又所知法者:谓胜解智所行故;道理智所行故;不散智所行故;内证智所行故;他性智所行故;下智所行故;上智所行故;厌患智所行故;不起智所行故;无生智所行故;智智所行故;究竟智所行故;大义智所行故;是所知义。一切皆是所知。为舍执着知者见者我故;观察所知。
上篇:所熏 | 下篇:所识 |
(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
因果
菩萨所观四智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迦毕试国
有念
四轮王
诸篇今家三方便
印佛作法
微细流注
欲行诸色名粗
诸根变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觉悟的三个层次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行香子怀净土词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