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末世佛法破灭之相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语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译言如来,佛十号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安居】 南山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行,随缘托处,志唯...(术语)菩萨于十信之相似位永断见思二惑永不沈于三途,得六根互用之功德。于此安其分,着其法,不更进修而入十住之...亦名:请净主法 子题:展转净主请法、衣药钵展转净施主、真实净主请法、衣药钵真实净施主、钱宝净主请法 行事钞·二...【听闻】 p1463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听闻者:谓于佛语,深生信解;精进听闻受持读诵契经等法。...亦名:拘那含牟尼如来略戒经 子题:放逸、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无忧愁、心定入涅槃、放逸者有十三果报、增忍位...亦名:兰若离衣戒缘起、有难兰若离衣戒缘起 子题:什物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比丘兰若处为贼所打,并...谓龙女以宝珠献佛,表己证圆果。据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供佛,佛即纳受。...【无覆无记】 为‘有覆无记’的对称。若以道德之性质为准则,一切诸法可大别为善、恶、无记等三大类。其中,无记系...凡五卷。护法撰,唐代义净译。又称二十唯识顺释论、二十唯识颂释论、唯识导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世亲所著二...戒由性遮二义上,分之为二: 一、性戒 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雨宝陀罗尼...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 而莲花在佛...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孝为成就道德人格的先决前提。母子天性相关,孝顺报恩乃人...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白念了呢? 大安法师答: 不会的。我们念佛不能清净是正常的:...问: 选择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答: 在家居士选择早晚课,随自己的机缘,原则是愈简单愈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而且...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 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气质。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有的人小时候土头土脑、傻里傻气地不懂事,年纪渐长,经过...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定之后,他的心虚悬,就想得很远,...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述噜怛罗 | 下篇:迦尸 |
(异名)地狱名,十六别处地狱之一。见正法念经六、往生要集上本。...
如来
安居
顶堕
净主请法
听闻
第五佛略教偈
兰若有疑离衣过限戒缘起
龙女献珠
无覆无记
成唯识宝生论
性遮二戒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佛菩萨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大安法师:选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圣严法师《提升人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