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Punya-vibhavga。凡五卷。又作分别功德经、增一阿含经疏。属印度小乘论部。著者、译者均不详,传系后汉时代所译出。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详释增一阿含经之前四品,并叙述有关佛弟子之事迹及修行之功德。虽属小乘论,但论述之内容叙及六度与十住,同时认可大乘戒与小乘戒,在思想上与般若经颇为类似,故知著者熟知大乘佛教。又由书中之称扬大天,可知著者亲近大众部之思想。本书如为后汉时代所译出,则最迟约于二世纪之后所成立。然学界或有谓本书乃于东晋之后译出者。[开元释教录卷十三、出三藏记集卷四、法经录卷五] p13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净土宗。愿求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莲邦)之宗派。起于东晋慧远于庐山东林寺创建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又称莲门...【三种自性】 p0177 瑜伽七十三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三种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1609~1669)明代临济宗僧。茶陵(湖南)人,俗姓萧。号密岩。初从南岳玄印出家,后礼山茨通际为师,且嗣其法。一...宋代临济宗僧。姑苏(江苏)玉峰人,俗姓狄。初参东斋谦,豁然大悟。建炎(1127~1130)初年,至天峰,投净因寺蹒庵...【长养有二种】 p0799 瑜伽三卷四页云:长养有二种。一、处遍满长养。谓体增宽,遍满处所。二、相增盛长养。谓...(譬喻)戒律优胜譬之于虎。释氏要览中曰:隋高僧法愿,大明律藏,词辨高亮。彭亨难敌,号律虎。...声闻缘觉行人虽然已经证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因为还有三事的残余,所以不是真正的无余,三余者,烦恼余、业余、果...(杂名)浴室,僧堂,西净(厕处)之三处,不许语笑,总谓之三默堂。见象器笺一。...【自相共相】 p0598 佛地经论六卷六页云:如来净智,现量所摄;云何能知诸法共相?若共相境,现量所知;云何二...梵语 marīci。译作阳焰、焰(炎)。全称野马泉。乃现于沙漠或旷野中之一种自然林泉幻象。即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慈悲与忍辱之合称。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
我们无缘无故地伤害众生,杀众生,你不知道。 举个例子说,我们早晨出来走路,你知道你脚下踩死那个小虫子,你肉眼...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得守孝三年么?孔子反问说:不这么做,你安心么?宰我说:安心...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钟必定要用七宝合成,敲起来声音才会悠远宏亮。制作铜钟的成本...酒被喝下去,一分钟直接扩散至胃壁内,至达脑部。酒精是有毒的,饮用过多会引起身体对毒素的初级反应呕吐。当胃中充...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
分别功德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分别 | 下篇:分别事识 |
(真言)一字佛顶轮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轮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遍诸觉者),勃琳(种子)。次世...
莲宗
三种自性
达刚
道川
长养有二种
律虎
三余
三默堂
自相共相
野马
慈忍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误伤踩死虫子怎么办?早晨起来先念这个偈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臣铸铜钟
酒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