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8~1657)明代僧。又称鼓山元贤。福建建阳人,俗姓蔡。字永觉。为宋代大儒蔡元定(西山)之十四世孙。幼年即钻研周程张朱学说。十八岁读六祖坛经始接触宗门典籍。四十岁投寿昌无明落发。后往信州(江西上饶)博山能仁寺参无异元来,并受具足戒。历主宝善庵、福州鼓山涌泉寺、泉州开元寺、真寂院等名刹。建鼓山涌泉寺,成为八闽丛林之冠。素主真参实悟,深诫知解杂毒,主张学道者应博参远访,反对当时闭关之风,力斥在家二众滥受三衣。其禅学,一反当时流行学偈颂、学答话及上堂、小参等徒具形式之风,遂自标为鼓山禅。其思想以调和禅净与儒释为主;并力图调和禅宗内部及临济、曹洞两派间之对峙,故以提倡洞上心法为己任,兼又阐扬临济宗旨;此外复师法百丈修持与劳动并行之精神。明永历十一年示寂,享年八十。其法嗣即为霖道霈。著有建州弘释录、永觉和尚寱言、永觉和尚续寱言、住泉州开元禅寺语录、楞严略疏、禅余内集、金刚略疏、鼓山志、洞上古辙、补灯录、继灯录、晚录、心经指掌、净慈要语等百余卷行世。另有道霈所辑永觉和尚广录一书。[为霖秉拂语录卷下、永觉贤公大禅师塔铭、续灯存卷十一] p12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方,乃“道”之意;在人应守之道外,称为方外。道外之人,多指舍世之人,后世则专指佛教徒。又指方域之外,此即指夷...(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佛教之五根相当。见唯识述记一末。...指戒律。即依佛陀教法所立之戒学,为别于外道之禁戒,而称正法律。该语散见于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谛处】 p1376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谛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谛处...十种粪扫衣之一。以废弃之布块,或以葬仪时覆盖死者之布所缝成之僧衣。[四分律卷三十九](参阅“粪扫衣”6484) ...禅林用语。原谓囫囵嚼生铁,既咬不动,又索然无味;于禅林中,转意为完全不加分别思索。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卍续一二...(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术语)八宗九宗等多数之宗派也。...富单那,梵名 Pūtana。为鬼神之一种。又作富多那鬼、布怛那鬼。意译作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此鬼与乾...【诸行止】 p1345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卽此五离系品界,由一切行,永寂静故;名诸行止。...魔(梵 māra)能夺慧命,破坏道法、功德、善本等。空魔即拨无因果之空见恶魔,亦即否定一切善恶因果,或以为诸法皆...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你占有财富,财富占有你的精神;你拥有名...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死亡以后,为什么我们会马上得一个果报呢,为什么阿罗汉...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天夜晚,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起跑点上!一是孩子,我要你比我强!事实上,这种想法就像两把...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佛修行了。如果你能建立起自他不...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参与实验的对象身上发现的有趣现象。 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科...
肾水不足的人,火气就容易上炎,心里烦躁,脾气通常都比较大。但是发完火之后会感到非常疲劳,甚至比绕着操场跑完5...
元贤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元慧 | 下篇:元晓 |
【胜义灭谛】 p1104 集论五卷十三页云:何等胜义故?谓以圣慧永拔种子所得灭。...
方外
五知根
正法律
谛处
往还衣
昆仑嚼生铁
登地
诸宗
富单那鬼
诸行止
空魔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