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戒律。即依佛陀教法所立之戒学,为别于外道之禁戒,而称正法律。该语散见于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又日本真言宗之戒律,亦称正法律,系延享年间(1744~1748)高贵寺之慈云所倡导;即将大小乘之戒法加入密教之律仪,乃至袈裟之制裁等均有严格之规定。明治年间(1868~1912),复有云照、庆云等人继承其法。[律苑僧宝传卷十五、慈云尊者全集卷六、宗教研究新第十之一慈云尊者の正法律(常盘大定)] p19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名)泥梨Niraya,译曰地狱。又曰不幸处。与那落迦Naraka梵语全异。...凡十二卷。陈垣(新会)撰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本书系考据历代僧侣生卒年代之著作。共收录两晋至清初僧侣二千八...(名数)声明论之七转九例也。...禅宗公案名。古德,指唐代禅师马祖道一与药山惟俨;篾,即用竹劈成之长薄片,可用以束物或编物。一日,马祖道一问药...(杂语)粪处也。即便所。象器笺二曰:起止处者,正屙粪之处也。毗尼母经云:上厕有二处:一者起止处,二者用水处。...又名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因此四心乃生于梵天的资粮,故名四梵行。...亦名:安置病比丘便器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四分,若病人,不能至大小行处,当近处凿坑,安大小便;若不能者,屋...(术语)对于大乘戒之圆顿称小乘戒曰偏渐。功德不圆满,故为偏,非顿成佛之法,故曰渐。...【粗恶语业道】 p1474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麁恶语业道事者:谓诸有情、能为违损。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清净行】 p0959 瑜伽八十一巻八页云:清净行者:略有三学五地。谓资粮地、乃至究竟地。如先已说。当知学等、有九...梵语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闻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义。声闻四果之第二果为一来果,彼...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他儿子可能...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时内蒙一带傅作义将军抗击日伪军的战事。 印祖说:战争的事情...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的团长,临终的状况很不好,没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很沮丧...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岁,新娶媳妇,还没满七天,夫妇相敬如宾,水乳交融。一天,这...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题,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 一、我出...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只有当我们希望尽快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觉得似乎它开始了...
正法律
【佛光大辞典】
上篇:正法明如来 | 下篇:正法炬 |
【六十二见】 此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但经中有数种异说,如《长阿含经·梵动经》,载有十类六十...
泥啰耶
释氏疑年录
九例
古德三篾
起止处
四梵行
病比丘便器安置
小乘偏渐戒
粗恶语业道
清净行
不还向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因果业报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吾人反省十二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