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称高丽中期至李朝初期约三百年间存在于朝鲜之宗派。有关五教两宗之内容,异说纷起,因时代不同而有变迁。李能和之“朝鲜佛教通史下编”五教两宗祈祷平贼条推定五教为戒律宗、法相宗、法性宗、圆融宗、天台宗,两宗为禅寂宗及曹溪宗。但金包光于所著“禅宗九山来历”中,谓五教指戒律、法相、涅槃、法性、圆融等五宗,两宗指曹溪宗、天台宗,一般皆推许金氏之说。后李朝时代五教两宗之内容亦未详见于文献,盖曹溪、天台、总南(合总持宗与南山宗)三宗合为禅宗,华严、慈恩、中神、始兴四宗合为教宗,此系将五教两宗或七宗废合为禅教两宗,由此可见李朝排佛政策之端的。[李朝实录佛教钞存卷一、李朝佛教、朝鲜禅教史] p11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ārya Samāj)印度教近代著名之革新派。系由沙热斯婆地(Swāmī Dayānanda Sarasvatī)所创设(1875)之改革...(经名)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拏Sudā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拏或作须达,苏达拏。...指袈裟所具有之五种功德。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出厕洗手后,除臭气之木。以香材造之,悬于竿端,两手摩擦使净。普通削成八角形。[禅林象器笺第二十八类器物门] ...【五种大师功德】 p0275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略有五种大师功德。若有大师具成就者;便能映蔽...(术语)谓佛入无余涅槃也。小乘之菩萨,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后身,为实业所生,谓之齐业身。业坏报尽,谓之薪...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拘睒毗,阐陀起屋,虫水和泥,教人和。长者见嫌无有正法,害众生命。比丘举过,佛因制...(一)梵名 Indra,巴利名 Inda。又作因陀逻、因达罗、因提梨、因提、因抵。意译作天主、帝。为最胜、无上之义。即指...济缘记·释受戒篇:“七众戒,即五[戒]、十[戒]、具[戒],该七众故。”(业疏记卷一二·一五·一一)...(书名)又曰华严玄谈。合清凉华严大疏中之悬谈于演义钞,为别行者,藏经目录,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三十卷。...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专门念准提咒的,现在可能经过这...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八年可以说是我们成长至今收获最大的八年。 记得第一次接触素...
五教两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教佛身 | 下篇:五族如来 |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不犯者,若道行渡水;沉水取沙石诸物;若学知浮法而[浮],掉臂画水,濽者。不犯。”资...
圣教会
太子须大拏经
袈裟五德
香木
五种大师功德
薪尽火灭
用虫水戒缘起
因陀罗
七众戒
华严悬谈
圣箭堂述古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舍咒来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