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佛入无余涅槃也。小乘之菩萨,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后身,为实业所生,谓之齐业身。业坏报尽,谓之薪尽,果报之身尽,则智慧随灭,谓之火灭。若大乘之菩萨,为断惑行因,故佛果之身,非实业所生,祇随机生灭,故曰齐缘身,故众生之机尽,谓之薪尽,随而应身之灭,谓之火灭。法华经序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汉代译经家。安息国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末年至洛阳以功拜骑都尉,故世称“都尉玄”。博诵群经,以弘法为己任,...慢者,依止萨迦耶见心高举为体,不敬苦生所依为业。不敬者,谓于师长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谓生后有故。...(天名)金刚界曼荼罗中四执金刚神之一。【又】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众也。位于西方。【又】胎藏界曼荼罗...【审解了】 p1340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审解了者:修所成慧。...【有漏乐】 p0543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若先曾受具者。十诵,问云:‘曾作大比丘不?’答:‘作。’问:‘清净持戒不?舍时,一心如...五乘之一。修行十善,乘之而生于欲界六天,若能加修禅定,便能乘之而生于色界无色界诸天,总名为天乘。...(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有际底也。心地观经四曰: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术语)亦为二种阐提中第一种之称。因诽谛大乘法断灭一切之善根者。...(术语)小乘二十部中犊子部所说。有常一主宰之义之我,确为存在,然于五蕴和合之肉体,非离亦非不离,执着在非即非...如来之弟子可分为两种,常随佛陀闻法并助其教化者,称为常随众;受时间或空间之限制,无法常随佛陀,仅不定时从他方...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印光大师校印本)...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稍纵即逝。 苦修悟真理 庄严大欢喜 佛陀在世时,修行之初是...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三藏中处处可以见到,而经行一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演变成了禅堂跑...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竟。《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大毗卢遮那成...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行就是修行。下面,就是逐件事情来加以劝勉这些善事。行时时之...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 首先讲到六道里面有四种众生:第...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
薪尽火灭
【佛学大辞典】
上篇:薪尽日 | 下篇:斋 |
为“应化法身”之对称。指满果极成之法身,亦即证得法性真理之身。与“法性身”同义。[璎珞经卷下因果品](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