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四页云:云何菩萨随类生?谓诸菩萨,以大愿力,得自在力,生于种种傍生趣类天龙药叉阿素洛等,展转谋害违诤类中,或生邪见婆罗门中,或生乐行恶行类中,或生憙乐邪命类中,或生最极耽着诸欲信解诸欲有情类中。为欲除彼诸过失故;往彼有情同分中生而为上首。为上首已;方便化导。彼所行恶,菩萨不行。彼不行善,菩萨现行。为欲令彼现行善故;为说正法。由是菩萨,与彼现行不同分故,说正法故;方便善巧除彼有情所有过失。是名略说菩萨随类生。广说如前,当知无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蕴等十法各有三义】 p1454 辩中边论中卷七页云: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遍...谓三界众生出生之九种形态。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三界共通),(五)有色(色界)...(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术语)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谓受佛金口之记,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门也。止观一上所...(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有为无为】 p0546 瑜伽六十五卷十五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有为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后际未生故,二、...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非见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非见法云何?谓除眼根,诸余色蕴;除余八见,诸余行蕴,及三蕴全,并...(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缚。大乘义章五本曰:羁系行人故曰为缚。梵语杂名曰:缚,满驮...(物名)梵名,译曰小刀。大日经五曰:所有诸奉教,皆羌揭梨印。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羌揭梨,唐云小刀。似报持之印信...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浅浅的说。 第一、遣虚存实观 虚就是遍计执、执着。怎么虚呢?...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道人家长短,算不算是造口业(不管是事实或非事实)?还有,如...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他们也知道生死的痛苦,他们的生...
问: 请问法师,弟子二十多年前请的一尊白衣滴水观音,小指尖在多年前折失,该怎么办呢?继续供养算不敬吗?还是需...●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朋友,同住在大森林里。 当时,有一位...
随类生
【法相辞典】
【随类生】 p1365
上篇:随增义 | 下篇:随一不成 |
【三摩地可爱非可爱等】 p0220 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何等三摩地,名为可爱?答:谓具惭、愧、爱、敬、净信、如理...
蕴等十法各有三义
九类生
二种行相
权实
金口相承
第六意识
有为无为
转染依净
非见法
缚
羌揭梨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唯识五重观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