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于心内现影像,以之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能缘名见分,而此见分即行相也。然则由唯识观之,则我为见分行相,俱舍为相分行相也。唯识论二曰:“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中略)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述记三本曰:“行相有二:一者见分,如此文说。二者影像相分,名为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依大乘,此行相当相分,此相分是境摄,随变色等,即色等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术语)依诠谈旨谓为诠。废诠谈旨谓为旨。是法相宗之名目也。...四悉檀之一。又作断恶悉檀。指佛随应众生之心病,而以法药对治众生各自之烦恼恶业。亦即应病与药,如为破贪欲而说不...(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指庐山慧远等七人。 即宋代四明(浙江) 石芝宗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之高德而立为莲社七祖:始祖晋代庐山慧远、二祖...(书名)唐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于经题之下谭一经之深义,称为玄义分。...(名数)谓五十人展转随喜之功德也。...【阿罗罗迦摩罗】 亦名罗勒迦蓝。...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三观者: 一、空观 观诸法之空谛也。一切法依因缘生,即自性空。以诸法若有自性,不待依因缘而生,而可自有也...【生有二种业】 p0479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礼佛大忏悔文...毗尼日用切要...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工作,护持正法,爱护众生的八尊菩萨。八大菩萨的名...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谈到业力) 在这个世界上啊,不论在家还是我们出家人,每个人...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更要韬光养晦,涵养自己的德性。 【分析】 听到看...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望会落空,是因为通常我们都只重视眼前的一个小点,例如心中想要得到...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事耳,晚年修习,未为迟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晚年修习疑。...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也就是说,到底佛菩萨的加持力是不是...
二种行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行相 | 下篇:地观 |
【正行真如作意】 p0505 显扬三卷九页云: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
别业
诠旨
对治悉檀
三十二相愿
白莲社七祖
玄义分
五十功德
阿罗罗迦摩罗
能学多分
三观
生有二种业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圣严法师: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出世法是身后事,何不等晚年再修习
释尊三事笑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