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于心内,如镜之于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三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于境相,名为行相。或相谓相状,行境之相状,名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又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俱舍宝疏四曰:“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颂疏三曰:“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畏】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畏者:谓涉稠林故。有诸恶兽,及与非人,诸恐畏故。...子题:羯磨所为在事、说戒所为在犯、说戒必取体净有犯不开故须责问、羯磨但取相净便成僧法故不劳问 戒本疏·释戒经...(杂语)布施之物料也。...(一)又作四种墨印、四大广说、四大教法。略称四说。广说,广为宣说之意。第一广说,谓若有比丘亲自从佛陀听闻教法,...(杂语)诘责邪义,谓为难。常谓之难诘难问等。字典曰:诘辩也。孟子于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物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一曰: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法华义疏十二曰:妙幢相三昧者,入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尊长。譬如军将得幢,表其...凡十卷。全称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日僧空海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该论立十种住心,以论真言行者心品转升之次第...【为性不好请问于他】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四页云:由三因缘,为性不好请问于他。一、于法不善故。二、于义不善故...“如法”之对称。又作不法。谓不如正理之义,或谓违背佛法而所行非道。一般而言,遵循佛陀所说之教法,或符合正确、...【高视】 p0946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又于此中、见及我慢、说名高视。何以故?于诸行中、为见我慢所覆障者,不...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用饮食充足,帮他整理住处,洒扫炊煮,缝补衣物,生活无后顾之...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的时间却成果丰硕,翻译的经论就有九十八部,一共...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
行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行苦 | 下篇:二种行相 |
【九种遍知】 p0092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九遍知,几根摄?答:此九遍知,断遍知摄故;非根所摄。何等为九...
有畏
说戒须问净羯磨不须
布施物
四种广说
难
大树紧那罗琉璃琴
妙幢相三昧
十住心论
为性不好请问于他
不如法
高视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浪子回头并不难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