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卷。全称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日僧空海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该论立十种住心,以论真言行者心品转升之次第,兼为显密诸宗教说之判释。乃日本天长年间(824~833)奉淳和天皇之命所作,建长六年(1254)快贤予以付梓开板。注书甚多,有觉鍐之略颂一卷、道范之他缘钞三卷、觉心钞三卷、赖瑜之勘文二十四卷、凝然之义批三十六卷、秀翁之科注等。空海之另一著作秘藏宝钥三卷,即本论之大纲。(参阅“十住心”431、“秘藏宝钥”4268) p4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须陀洹果】 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之阶位。预流果圣者之轮...即面壁坐禅九年。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之故事。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金陵。与帝语,机不契,遂自...即禅宗戒坛。禅宗戒坛由毗卢遮那佛之无限性海涌现故,称为毗卢坛。[禅戒诀注解卷上] p3859...(地名)宋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照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四方谓之二甘...【罗刹】 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亦云暴恶,或罗叉娑。此云护士,若女,则名啰叉斯。...(杂语)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曰:造厕除众秽,后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无不欢。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我有色后或有想或无想等】 p0652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由依诸见者:谓依三见。如前应知。由依初见,于现法中...指牛头人身之鬼卒。五苦章句经(大一七·五四七中):“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 p1507...日本佛塔建筑用语。为细长之四角柱塔婆。乃“五轮塔婆”之变形。通常在堂舍落成之供养会或本尊之开帐时,于堂前树立...(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惨,因而断绝爱欲,更能不被世间一切假相所执迷: 第一:新死...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完美的、圆满的、清净的生命。不离自性,本自有之。本来无一物...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丧,丧事啊,和这个重报轻受的开示,这...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大蜘蛛钻出来捣乱。没办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请教。 小和尚说:...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要具足信愿?如果具足,是否是佛菩萨随形六道,为它们宣说念...
十住心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住小白华位 | 下篇:十住毗婆沙论 |
(术语)月轮三昧之相也。月轮三昧即月轮观也。佛菩萨之背光为此月轮观成就之标帜也。...
须陀洹果
九年面壁
毗卢坛
琅玡
罗刹
设厕功德
实相
我有色后或有想或无想等
牛头阿傍
角塔婆
菩萨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慧远大师画传
戒淫九想观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