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宋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照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四方谓之二甘露门。见续传灯录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萨的一切万行,皆不...在密教,胎藏界有三部,金刚界有五部,各部中心之本尊,即称部主;产生部主或其他诸尊之本尊,则称部母。金刚界五部...又作受接。天台宗之教义,于通教或别教之修行者中,凡资质能力优越之利根者,依据佛陀点示指引,得以引发其自身过去...晋代僧。中山(今河南省内,或作河北定县)人。自幼出家,持戒精严。立誓前往印度瞻仰佛迹、探觅遗经,邀集同学四人...谓一切众生若依赖阿弥陀如来之本愿力,即可获得救度,得生彼土。他力即本愿之意。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大三七·二七...为密教胎藏修法如来身会印明之一,表示如来之无见顶相。“如来顶”之印明系表示佛之尊特大人相,此印明则表示佛之身...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作意(梵 manas-kāra),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举出四种作意,即:(一)调练心作意...(名数)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之二中洲:一、遮末罗洲Cāmara,此译言猫牛。二、筏罗遮末罗洲Varacām...(传说)舍利弗为声闻中第一智者,于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p0018 瑜伽三十八卷四页云: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问: 要想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该怎么做?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外在环境又纷繁复杂,该如何做到家庭和...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在本体上我、众生和佛没有两样。佛有如来觉性,我也如此...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意的差事。结夏安居时,所有比丘都回到寺庙,有时甚至有两百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事,牛群不仅得不到利益,也得不...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便舍家遁入佛门,皈依佛教。 可是,他的身体虽然出家,入了...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听的时候甚为入理入心,过后一想,嘛也没有。不过,有些事确...
琅玡
【佛学大辞典】
上篇:魂魄 | 下篇:琅玡山河 |
指巧智慧,即一切智智。谓远离、永息一切戏论,则能生巧智慧。大日经义释卷十二(卍续三六·四五五上):“巧妙智者...
上求下化
部主部母
被接
康法朗
他力本愿
如来顶相
识蕴
四种作意
八中洲
舍利弗授记
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为了洗碗而洗碗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以虚幻为实
